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对正常海带用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了人工感染,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进行比较观察,发现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最终导致海带病烂。切片中发现在侵染海带切片内皮层的细胞中,有大量储藏颗粒,形成椭圆或圆形。其直径范围在1.5-4.0μm之间,平均直径为2.7μm。该颗粒主要存在内皮层,从其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分析,与褐藻酸降解菌的侵入有关,并作为营养起到促进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定如  王缺 《广东园林》2011,33(1):77-78,88
中国无忧树(火焰花)苏木科Saraca dives Pierre常绿乔木,高10~25m。树皮灰褐色,平滑,皮孔明显,内皮层淡红色;幼枝近方形而略扁,两侧具凹槽。树冠广卵形。叶互生,一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7对,下部一对较小;小叶片近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针叶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遵循比较解剖学和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分布在滇东南、滇中以及滇西北地区的10个云南松种群的针叶微观构造进行了观察,结合生态因子分析了云南松种群的针叶结构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性,云南松种群的针叶结构特征表现为多态性,从滇东南—滇中—滇西北,针叶断面积表现出“小型化”的趋势,针叶内部的基本结构特征较为稳定,但其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值变化较大,滇东南地区云南松针叶的内皮层细胞出现了凯氏带加厚,细叶云南松和思茅松针叶内皮层的凯氏带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显微镜对幼根石蜡切片观察时,内皮层及凯氏带图像缺乏三维显示效果,为此提出一种获得小扁豆内皮层及凯氏带三维显示效果图像的方法.利用石蜡制片技术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获得小扁豆内皮层及凯氏带的数码照片,用word软件对这种二维平面图像进行光学信息解析,即可获得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解剖学图像.结果表明,小扁豆内皮层及凯氏带的二维平面图像经光学信息处理后,可获得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类似扫描电镜的数码照片,能清楚地观察到小扁豆的内皮层及“凯氏带”结构,并发现二维平面图像中的所谓“凯氏带”,是由内皮层细胞的原生质体在制片过程中脱水收缩形成,不是真正的“凯氏带”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光及其数码照片中蕴含着大量的、有关成像物体的三维结构和化学成分等信息,这些丰富的光学信息目前尚未能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解剖学角度探讨水分亏缺对苗期和拔节期玉米根毛区皮层结构的影响,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有一定抗旱能力的高农901玉米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设正常供水(CK)、轻度水分亏缺(LS)、中度水分亏缺(MS)和重度水分亏缺(SS)4个处理,使其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65%~75%,55%~65%,45%~55%,处理结束后,分别取玉米根毛区(距离根尖端10cm)的根系样品制作半薄切片,常规甲苯胺蓝染色、番红-固绿和苯胺蓝荧光染色后,用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皮层细胞以及内皮层马蹄形加厚的变化情况,用image pro plus 6.0计算皮层厚度及内皮层细胞的长度和高度。【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苗期和拔节期根毛区皮层厚度逐渐减少,皮层薄壁细胞减小变形,排列不规则;苗期和拔节期各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长度和高度均逐渐减小,且在苗期时表现较为明显。荧光观察结果显示,苗期只有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两侧的马蹄形加厚程度较明显;拔节期轻度、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内皮层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蹄形加厚,且在内切向壁上也出现了明显加厚,拔节期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玉米内皮层细胞的加厚程度较小,且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形。【结论】苗期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比拔节期敏感;适度水分亏缺条件下,玉米通过缩减皮层厚度,增加内皮层木质化、栓质化程度,降低水分在根部径向运输的阻力,阻止根中水分的流失,使细胞保持基本形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黄瓜幼根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观察不同侵染时间黄瓜根部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显示:接种后6 d的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出现膨大、对称的根结,根中心的原形成层细胞分化出巨型细胞;10 d在根毛区及以上部位出现既有对称又有偏于一侧的根结,周围有原生木质部导管出现,根结中巨型细胞阻断了导管;16 d次生维管组织提早出现;20~30 d导管纵向排列无序,形状扭曲,皮层中有新维管组织产生。总之,随侵染时间的延长,根部受害部位逐渐由内皮层扩展至皮层,根结逐渐由巨型细胞、提早形成的次生维管组织以及皮层中的新维管组织共同形成;导管逐渐受阻,排列扭曲无序。  相似文献   
7.
水稻的侧根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水稻侧根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日本晴(粳稻)、扬稻6号(籼稻)的不定根和种子根为材料,观察了侧根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光照等因子对侧根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侧根的发生起始于中柱鞘。相邻的内皮层细胞参与了侧根原基的发生和生长。侧根原基通过顶端生长点的分裂、分化和基部细胞伸长向外生长,侧根在露出过程中改变了母根皮层和表皮结构。外源生长素可促进侧根的发生,但浓度过高则抑制侧根原基的露出;稻苗切除芽后侧根发生减少,主根生长量下降;切除根尖打破了主根顶端优势,促进侧根发生和生长。单侧照光能诱导向光侧的侧根发生。脱落酸在低浓度下对侧根发生有促进作用;Ca2+促进侧根发生和主根生长,而EDTA抑制侧根发生和主根生长。种子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对试验因子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是个旱涝保收的稳产作物。高粱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根的内皮层有硅质沉淀物,使根坚韧,可以承受土壤缺水时收缩的压力,在干旱条件下能较好的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高粱的茎秆和叶片角质化程度高并覆有蜡质层,能阻止水分的散失。严重干旱时,气孔关闭,叶片向内卷曲,代谢接近停止,呈休眠状态,一旦遇水,又能迅速恢复其正常功能。高粱耐涝,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细根皮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层是细根初生结构的组成成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运输产生重要影响。近些年来,对皮层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内外皮层中凯氏带与木栓对离子吸收、运输的阻碍作用以及通道细胞对离子吸收转运的影响。本文从内皮层、外皮层以及通道细胞等方面,对皮层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皮层对物质吸收与运输的影响,为深入开展皮层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1症状1.1枝干春天发生,发病初期树皮表面出现近圆形褐色病斑,扩大后为长椭圆形,无明显边缘,病斑有褐色黏液渗出。患病处树皮韧皮部和内皮层腐烂坏死,可深达木质部。后期病部干枯,密生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幼树枝干和徒长枝4~5月份在较短时间内干枯死亡,长度达30~100cm,严重者从近地面直至枝条顶端全部死亡。6月份枝条表面密生小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