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cotourism, by definition, aims to engage peoples’ interest in wild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use of tourist roads and trails to access sites within protected areas (PAs) can detrimentally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The way mammals respond to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may differ across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groups; nevertheless, how ecotourist trail-use affects these different diversity remains under-investigated. Here, we assessed 6 metrics of taxonomic, 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for a mammal community in a PA in central China, recording how Trail use (using Trail type as a proxy) and habitat variables affected sightings and signs of mammals across 60 replicate 0.5 km transects. We then examined how Trail use affected the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indices of species (>1 kg). Using generalized liner mixed modeling, we identified that more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adverse effect on all diversity richness indices than did less used trail types. Consequently, tourist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general tendency to homogenize the site's mammal community. In contrast, the effects of Trail Types on all diversity evenness indices were non-significant. Furthermore, more developed and more heavily used trail types had a greater,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axonomic,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richness, whereas these richness indices were unaffected by minor trail types, used less intensively. As a general principle, lower biodiversity indices reduce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so it is vit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responses to balance public access against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in PAs.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探讨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合的生态旅游类型,以期为今后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归纳了快速的“自然保护区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发现旧有体制弊端,尤其是“责、权、利”的模糊等,仍在制约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职能”和生态旅游的合理适度开发。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使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相和谐的制度构架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鼎湖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待开发。作者根据鼎湖山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的设想,应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应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并从生态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教育和市场促销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滇东北竹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云南省昭通市竹林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区位优势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范围,并就3条可能的竹林生态旅游线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丰富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原则、保护内容的论述,提出了对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景区人工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广东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探讨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宁夏南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适度景点、景区的开发与利用,从整合、挖掘现有生态资源的角度进行规划研究。通过旅游资源评价,发展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进行旅游发展前景预测、客源和市场分析,规划出"四圈一带"旅游空间格局,并进行旅游效益分析,以期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可持续性提供规划样本。  相似文献   
10.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68-21871
主要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入手,针对上思县现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挖掘与筛选,筛选出旅游单体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强调通过资源普查、挖掘与分析,正确了解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与利用,提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可有利于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