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掌握资源现状,受惠州市林业局委托,于1999年5~6月对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发现野生动物203种,隶属4纲25目69科,其中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分别有19、42、113和29种.东洋界种类占77.33%,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2和23种.最后分析了资源状况,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对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持续调查,鉴定和统计到 122 种蜻蜓,隶属于 14 科 74 属,蜻科种类最多,有 33 种,其次为春蜓科,有 28 种,优势种为华艳色蟌 Neurobasis chinensis、胭翅绿色蟌 Mnais mneme、并纹小叶春蜓 Gomphidia kruegeri、海南亚春蜓 Asiagomphus hainanensis、笛尾弓蜻 Macromia calliope、黑尾灰蜻 Orthetrum glaucum、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庆褐蜻 rithemis festiva 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类型方面,东洋界种类较多,有 92 种,占总数的 75.41%;东洋界 – 古北界类型的种类相对较少,只有 28 种,约占总数的 22.95%,广布种有 2 种;中国动物区系地理方面,有 10 种分布型组合,华南区的种类最多,有 50 种,占 40.98%;跨西南区的有 13 种,占 10.66%,跨华中区的有 19 种,占 15.77%;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北区的种类也较多,有 20种,占 16.39%。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结果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记录的鸟类有184种,隶属13目37科.文章结合象头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的监测数据,对保护区内的鸟类多样性组成、区系特征、资源现状、受威胁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芳香植物,采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文献,发现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属141种,约占我国芳香植物种数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种的3.917%。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属5种,双子叶植物37科89属123种,而单子叶植物5科7属13种。分析这些芳香植物资源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野外调查,结合各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分析了广东象头山自然保护区部分乡土树种资源的观赏特点,并按其形态特征将这些观赏乡土树种分为乔木类、灌木类、木质藤本类等三种类型,探讨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同时,对象头山地区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198科608属974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0属82种,裸子植物9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58科548属88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种。文章分析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东象头山吊皮锥种群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Hayata)为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稀有种。文章应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了惠州市象头山吊皮锥种群结构及其所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1800m。的样方内,共记录了维管植物172种,隶属73科126属;胸径≥2.5cm的乔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为8.3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06,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0。该群落以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科,樟科植物种类最丰富,具有最高的重要值。重要值最高的树种为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其次为荷木(Schimasuperba)、唐竹(Sinobambusatootsik)和硬斗稠(Lithocarpus hancei)。比较分析了黄果厚壳桂、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鼠刺(Iteachinensis)、硬斗稠、荷木、黄杞(Engelhardtiaroxburghian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吊皮锥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和鼠刺的种群较大,但以Ⅰ~Ⅲ级苗和幼树为主,缺乏大径级林冠层大树;荷木种群也较大,但缺乏幼苗;吊皮锥和硬斗稠为稳定型种群;阿丁枫、马尾松和黄杞的种群较小,有少量林冠层大树,但缺乏幼苗,林下自然更新不良,为衰退种群。建议加强吊皮锥的种群动态监测和迁地保护研究,促进吊皮锥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广东省苦苣苔科植物新分布属——苦苣苔属Conandron Siebold & Zucc.,该属为单型属,华东地区及台湾至日本区系共有分布,属下仅苦苣苔C. ramondioides Siebold & Zucc.一种。此次在广东惠州、清远最新发现之前,原仅在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安徽记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