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获取野生动物产品的重要手段,但是非法盗猎的野生动物产品以人工饲养的名义进入市场,就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挑战。因此,准确鉴别市场上的动物产品是来自养殖场还是野外,是保护野外种群,维持养殖业正常秩序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美水貂(Neovison vison)为例,基于颧骨内侧空间(ZAS)、颧宽(ZAA和ZBA)、颅基长(BSL)、下颌长(MDL)、眶后收缩(POC)和最大面部宽度(GFB)等量度,建立了9个头骨形态计量学指标:POC/GFB、POC/BSL、POC/MDL、ZAS SQRT/BSL、ZA SSQRT/MDL、ZBA×BSL/2ZAS、ZBA×MDL/2ZAS、ZBB×BSL/2ZAS和ZBB×MDL/2ZAS。野生组(n=32,9雄23雌)和饲养组(n=45,35雄10雌)的比较表明,除POC/GFB外,所有指标对于在两组样品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整体判别正确率为73.2%—85.5%。在性别已知的情况下,雄性的整体正确率为82.4%—93.8%,雌性为41.7%—85.7%。为此,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的动物建立相应的参考数据,利用似然比进行鉴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北美水貂的鉴别,也为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鉴别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及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充分反映了欧洲-西伯利亚区系成分的特色。山地针叶林带与天山相比显著下降,为阴暗泰加林类型。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与天山的植被特点迥然不同。本区植物区系形成于第四纪。其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古地中海成分。以本土发生的安哥拉区系成分米体;发源于华夏地区的亚洲温带成分渗透至本区;残存的古地中海成分有小部分通过相邻地区向本区渗放。  相似文献   
3.
4.
世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引用了瓦维诺夫N.I.Vavilov,兰格菲尔德V.T.Langenfeld,斯泰司C.A.Stace 及俞德浚等关于苹果属等植物种、属起源和演化的学说,结合作者对世界苹果属植物今昔的自然分布和分类的研究工作,论证了世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的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南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但不是苹果属的祖先种皆起源于该地或亚洲东南的亚热带地区,有不少种是直接起源于今天的北温带—它们过去在第三纪曾经有过亚热带气候。作者认为兰格菲尔德所作关于苹果属植物起源演化的系统发育树图谱中的六个分枝,都是指的次生遗传基因中心,而苹果属植物的初生遗传多样化中心是与其近缘的花揪属、梨属和山楂属相融合的。由于苹果属现代大多数的种都集中在中国西南云、贵、川三省,其中含有古老的多胜海棠等种类,因此将该地区视为苹果属的初生基因中心,是符合C.A.Stace 和V.T.Langenfeld 关于属的起源中心定位学说的,但苹果属古代的起源中心位置是否与现代起源中心位置相符,值得再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枣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刘孟军 《园艺学报》1999,26(5):302-308
对枣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枣属的属下分类系统、枣和酸枣的分类学地位及其种下划分、枣的品种分类及枣的起源和演化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枇杷属种质资源及普通枇杷起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园艺学报》1990,17(1):5-12,T001
大量调查表明,中国的枇杷属植物极为丰富。现已发现有14个种和1个新类型─—大渡河枇杷。根据花期的不同和老叶叶背有无绒毛将它们分成4组。通过比较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和普通枇杷的形态、花粉特征以及茎皮、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后认为,大渡河枇杷是一新变种,Eriobotrya prinoides Rehd.& Wils.var.daduheensis H.Z.Zhang.。形态上,最接近于普通枇杷,可能是普通枇杷的始祖之一。本文在结合分析植物群落、地理、气侯条件及普通枇杷的生物学特性和野生分布后认为,贡嘎山东南坡的大渡河中下游地区可能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7.
Soil compa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griculture, because its high levels may adversely affect plant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Since mechanical methods are not very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using biological methods to alleviate the stress of soil compaction on plant growth may be beneficial.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oil compaction on corn (Zea mays L.) growth, and (2)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pply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 (AM) with different origins can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overcome the stressful effects of soil compaction on corn growth under unsterilized and sterilized conditions. Corn was planted in unsterilized and sterilized compacted soils, while treated with three species of AM including, Iranian Glomus mosseae, Iranian Glomus etunicatum, and Canadian Glomus mosseae, received from GINCO (Glomales in vitro Collection), Canada. Plant growth variables and soil resistanc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oot fresh (maximum of 94% increase) and dry (maximum of 100% increase) weights in the compacted soil. AM with different origins may improve corn growth in compacted soils, though its effectiveness is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compaction and also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oil microorganisms.  相似文献   
8.
Sample populations of 157 Cannabis accessions of diverse geographic origin were surveyed for allozyme variation at 17 gene loci. The frequencies of 52 alleles were subjected to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 scatter plot revealed two major groups of accessions. The sativa gene pool includes fiber/seed landraces from Europe, Asia Minor, and Central Asia, and ruderal populations from Eastern Europe. The indica gene pool includes fiber/seed landraces from eastern Asia, narrow-leafleted drug strains from souther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wide-leafleted drug strains from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and feral populations from India and Nepal. A third putative gene pool includes ruderal populations from Central Asia. None of the previous taxonomic concepts that were tested adequately circumscribe the sativa and indica gene pools. A polytypic concept of Cannabis is proposed, which recognizes three species, C. sativa, C. indica and C. ruderalis, and seven putative taxa.  相似文献   
9.
邵菁  戴伟民  张连举  宋小玲  强胜 《作物学报》2011,37(8):1324-1332
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江苏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以苏中地区最甚。因此,本文利用具有多态性的33个共显性SSR标记,分析苏中地区的1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苏南苏北部分杂草稻样品,以揭示江苏省主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苏中地区11个杂草稻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e)为0.1661,Shannon指数(I)为0.2872;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87.88%,等位基因数(Na)为2.151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887。其中,泰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南通地区的最低。杂草稻在地区之间的遗传分化(1%)显著小于杂草稻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39%),更小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6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苏中和苏南地区杂草稻以籼型为主,苏北地区存在少量粳型杂草稻;苏中地区的杂草稻与现有栽培稻品种和普通野生稻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但与曾经栽培过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关。因此,本研究相对支持江苏省杂草稻可能主要来自栽培稻的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等产生野生性状即返祖遗传的假说。苏北地区的杂草稻可能来源于穞稻与现今栽培稻杂交的后代。  相似文献   
10.
干燥花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介干燥花的起源、特点、用途以及在国内外花卉市场上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提出了我国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干燥花的研究、规模化生产及走向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