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和利用地稔的促凝血活性物质,以地稔为试材,提取地稔凝集素,研究pH、温度和糖等理化因素对凝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沉淀及透析提取的地稔凝集素具有红细胞凝集活性;碱性条件下,抑制作用明显,而酸性条件有较强促进作用;温度对凝集素凝血活性影响很小;半乳糖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组织培养后移栽于大田的地苍无性系苗茎段为试材,对地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扦插育苗时选择使用50mg/L浓度的ATP生根粉处理穗条,较为经济有效;容器育苗时选择“80%田土+10%细河沙+10%东北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其容器苗生长较好,满盆率较高;地苍作为边坡绿化材料时宜应用于光照条件良好的缓坡;作为花坛营造材料时不宜散铺,满铺或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较好,以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最好;作为盆栽材料时单株盆栽的成活率、成苗率和满盆率、缀花数等均明显小于3株盆栽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地稔药材的适宜采收期,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贵州惠水产地稔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地稔中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其中,5月(开花期)和9月(果熟期)采地稔药材中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24%和3.10%,1月最低,为1.10%,但由于9月地稔药材的产量较高,因此,以9月作为地稔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4.
地稔为野生多用途植物,摸清地稔的需肥特性是决定地稔人工栽培能否成功的关键,研究了在地稔人工栽培中N、P、K三要素对地稔的生长状况及植株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N、P、K均可以有效增加地稔的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开花量、结果数和干物量,且以N肥效果最明显, 其次是K和P肥,研究还发现三元素间配合施用具有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对促进地稔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养分配合效果大小依次是NPK>NK>NP>PK。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不同肥料配方对野牡丹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与不同肥料配方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牡丹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对N、P的需求较高,等比例施用N、K,野牡丹易提前现蕾,N1P0K1肥料配方最有利于花期的延长,N2P0K2的肥料配方最有利于增加花朵数量。综合而言,N2P0K2(N=0.53g,P=0g,K=0.53g)配方适用于野牡丹栽培。  相似文献   
6.
观察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基本参数。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受到限制;低浓度(0-20 mg.L-1)的6-BA可提高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浓度为10 mg.L-1时,效果最为显著。IAA抑制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在一定范围内,发芽率随着IAA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取正交施肥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植株生长早期冠层扩展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及其配比对地菍单株冠层覆盖面积的扩展速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单株叶面积指数影响不显著;在中等肥力的熟化红土上,种子繁殖的植株在幼苗移栽返青后的3个月内N、P2O5、K2O的最佳配合施用量为5.412、3.513和2.451 g/株,80 d内冠层覆盖面积扩展了5.66~5.91倍。  相似文献   
8.
紫毛野牡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紫毛野牡丹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紫毛野牡丹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用70%乙醇浸泡30s,无菌水冲洗2遍,0.1%升汞浸泡5-7min,无菌水冲洗5遍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仅为21%;最佳初代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1+NAA0.5mg.L-1;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0.1mg.L-1,平均增殖率达到3.4;最佳生根配方为1/2MS+NAA(IBA)0.1-0.2mg.L-1;生根苗移栽于黄心土以及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9.
野牡丹属(Melastoma L.)植物具有异型雄蕊,大多数种类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该属植物杂交种并探讨野牡丹属异型雄蕊的功能差异,以多花野牡丹( M. malabathricum)为母本,毛菍( M. sanguineum)、地菍( M. dodecandrum)为父本,统计父本异型雄蕊授粉后的座果率、种子饱满率与萌发特性,并采用形态鉴定法比较杂交子代与父母本自交子代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毛菍长花药授粉多花野牡丹所得种子饱满率显著高于毛菍短花药,而地菍长短花药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父本异型雄蕊所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多花野牡丹与毛菍具有更高的杂交亲和性,其中毛菍长花药授粉所得座果率高达100%,所得种子发芽率达到75.33%。杂交后代的叶脉数与母本一致,均为5脉;多花野牡丹与地菍杂交子代株型皆呈匍匐型,叶形指数是其测定的有效指标,变异系数高达47.23%;多花野牡丹与毛菍杂交子代株型均为直立型,株高呈现较明显的杂种优势,超高亲植株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0.
于2009年底至2010年初和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连续两个冬季(每年12月至翌年2月),通过提前搭建通风透光的防雨棚,防止雨水淋到处理树上,模仿常年冬季自然的土壤干旱,再在干旱的防雨棚内和露天果园里分别进行1~4次、1~6次的不同灌溉处理,研究桂味荔枝果园不同灌溉处理与果实产量的关系。2011年初前后,还进行了糯米糍荔枝的旱冬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旱冬灌溉处理(含自然雨水灌溉)提高了桂味荔枝的成花率,还提高了桂味和糯米糍荔枝的产量;大部分灌溉次数多的处理,成花率和产量均高于灌溉次数少的处理。从省工高效栽培管理和节水灌溉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旱冬适时适度灌溉,有利于桂味和糯米糍荔枝成花坐果"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