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67篇
农学   10篇
  21篇
综合类   182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锥人工幼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研究表明,合理施肥能促进红锥人工幼林的生长,施肥量水平不同,其促生效果也不同,N、P、K肥对红锥人工幼林的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特性。综合本试验结果,红锥人工幼林的初步合理施肥量为每株尿素100g、钙镁磷150g、氯化钾50g,养分配比为2:3:1(尿素:钙镁磷:氯化钾),超过该施肥量,已没有增产效益。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本试验的立地条件下,当每株施肥量尿素超过300g或钙镁磷肥超过450g或氯化钾超过150g时,均有可能发生肥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格氏栲解析木资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年龄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达90.61% ,并利用该模型对格氏栲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从而为格氏栲种群的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代与二代人促闽粤栲林分特征对比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同一地林块8年生一代和6年生二代人促闽粤栲林分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两代林分群落结构相近;二代林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比一代林分略大;二代林分生产力较一代林分的低,但仍保持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速生菇木树种黧蒴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黧萌生长快,菇术产量高,生物量大,直播造林4年生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菇木产量分别为3.7cm、4.0cm、25.和5.2kg,分别是乡土速生菇木树种马桂木、枫香、拟赤杨的1.5~2.2倍、1.3~1.5倍、1.3~2、1倍和4.3~87倍;适应性较强,浅极性,幼苗对环境的抗逆性较弱,生长缓慢,第3年开始表现出速生的特性。适宜在我区低山、丘陵地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5.
丁冬荪  邱宁芳  王伟业 《江西林业科技》2007,(4):37-37,52,F0004
缺带花布灯蛾在江西危害苦槠,对其形态、生活习性简况进行了报道并提出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年生赤枝栲干物质的生产及氮磷营养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季节1年生赤枝栲苗木的各器官生长速率有很大差异,5~7月份根、叶生长迅速,以后迅速下降,8~10月份茎、侧根生长迅速;5~7月份大多数的光合产物用于形成根与叶,少量用于充实茎与侧根的生长;净同化率出现在5~7月份,与根系的生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器官在其年生长周期中,氮、磷营养动态表现不同,养分吸收与赤枝栲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8.
红锥等5种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2004年,在中山市5个点进行红锥等5个阔叶树种生态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适合在中山生长,地点、树种间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种间比较以红锥和格木生长最好,山乌桕较差;地点间比较以南朗立地树种生长最好,坦洲立地生长最差。文中还分析了5个树种早期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9.
英德跳(虫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德跳xiu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效益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朔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下、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菌1.5×10^3个/mh^2孢子防治,  相似文献   
10.
The amount of carbon returned through litterfall and its seasonal pattern were studied in a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NF) and adjacent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 kawakamii (CK) an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F) in Sanming, Fujian Province, China. Mean annual carbon return through total litterfall over 3 years (from 1999 to 2001) was 5.097 t·hm−2 in the NF, 4.337 t·hm−2 in the CK and 2.502 t·hm−2 in the CF respectively. Of the total carbon return in the three forests, leaf contribution accounted for 58.96%, 68.53% and 56.12% and twig 24.41%, 22.34% and 26.18%, respectively. The seasonal patterns of carbon return from total litterfall and leaf-litter were quite similar among the three forests. A peak of carbon input from litterfall in the NF and the CK occurred in spring except for the highest annual C return through branch litter of the NF in summer, while the CF showed the maximum C return in summ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natural forest has a greater C return through litterfall than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torag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y. [Supported by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ward Program of MOE P.R.C. (TRAPOYT) and the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Fujian Province (2000F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