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国内城市文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五花八门,使得城市文化建筑要么千篇城一律,要么风格各异。本文从城市主题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思路,总结分析了哈尔滨的主题文化及相关文化景观的建筑情况,旨在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提供一种指导思想,形成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2.
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周边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成都周边古镇的特色,指出了目前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琰  常虎 《现代园艺》2012,(10):143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研究了城市运河文化景观的建设及其意义,首先从杭州城市运河文化景观的形式入手,展现了城市运河文化的形式,随后从2个方面对运河文化与景观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文章内容对于研究以运河文化为主要文化形式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出跨年度真人实景滑稽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在大量证据面前,周正龙终于交代了其用老虎年画拍摄华南虎照片的事实.至此,这出或可命名为"正龙拍虎"的闹剧,终于收场.  相似文献   
5.
走进高碑店     
朝阳大地,有一条缓缓东流的通惠河。通惠河边,有一个风光如画的美丽村庄——高碑店村。古典家具一条街、中国科举牌匾博物馆、华夏民俗文化园、华声天桥、飞云画院缮这个千年古村有着令全国各地农村嫉妒的众多文化景观。而被誉为“奥运国际家庭旅馆”的“民俗旅游接待户”不仅是这琳琅满目的文化景观中的一景,更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众多配套服务项目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6.
绿地要与城建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同步或优先,规划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植物景观多样性建设计中,要合理地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生态配置,发挥绿地水循环、气候调节、降低污染等功能,追求整体的系统生产力,健全景观生态结构。同时.要注意增加绿量。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绿地率要求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卦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就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传承模式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心意传承"这一方式在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中的重要性进行表述,从而对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玲超 《现代园艺》2014,(15):107-110
<正>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濒长江,南襟鄱阳湖,大江、大湖、名山浑然一体,水气丰茂,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先后以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晋升为世界级风景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属亚热带北缘,其植物区系以热带性和温带性科属成分为主,显示出古热带和泛北极两大地带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一种过渡景观。1庐山自然环境特征庐山山体呈长椭圆形,孤立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  相似文献   
9.
陈祺 《浙江农业科学》2014,(3):369-371,374
结合阎良区凤凰岭都市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在生态农业景观建设中,紧扣"凤凰文化再现"传统主题,凸显飞机城空中俯瞰优势,探索都市农业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农业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于都市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武功县五彩渭水园规划设计,在自然湿地景观塑造中,紧扣"农耕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探索城市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湿地生态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化意蕴对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