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5121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366篇
  277篇
综合类   3185篇
农作物   149篇
水产渔业   347篇
畜牧兽医   1415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考古》2021,(2):F0003-F0003
宁州,即修水、武宁、铜鼓三县,在清代时都属义宁直隶州管辖,所以,这三县都称为宁州,地处江西北部幕阜山与九宫山交汇处,境内山林苍翠,峰峦叠嶂,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云凝深谷,缭绕山峰,有种植茶叶的良好自然环境。因而,种茶历史悠久,其中,修水生产的红茶称为"宁红"。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每到冬季,黑颈鹤都会飞来这里越冬。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对保护区黑颈鹤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74只;越冬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约125 d,12月中下旬,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高峰值,一直保持到3月初开始迁飞;2019年12月幼体占鹤群的比例为24%,表明越冬的鹤群活力较高,这保障了到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成波 《花卉》2020,(4):287-288
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是国家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该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并针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晓洲 《花卉》2020,(2):281-282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下发展的主要潮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部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工作。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下五位一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保护的重点工作,也将"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提升。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以来,长江豚类极度濒危的生存状况得到广泛关注,在其自然保护区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江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于2015—2018年在和畅洲水域建设生态浮岛、人工鱼巢和放流底栖动物进行水域生态修复,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浮岛的建设可提高区域内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人工鱼巢对产黏性卵鱼类具有一定增殖效果,增殖种类主要为鲤、鲫、䱗和黄尾鲴;生态浮岛和人工鱼巢的建设对鱼类均有较好的聚集效果;底栖动物增殖放流显著增加了放流物种的丰度、生物量及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为中等。该自然保护区水域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为工程施工影响下水生生物保护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工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虽然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乱砍滥伐却极大影响了生态环境,这对于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做好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首先概述了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其次着重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西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分布广泛,生长状况良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介绍了保护区常见的几种植被类型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保护区油松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逐渐趋于多样化,低碳、绿色的森林旅游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出游方式。森林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建设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对于生态、经济及社会有着重大的价值。本文将结合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情况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为主,针对其中问题,为建设森林旅游提出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应对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林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林木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林业实际生产效率,还需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以黄南州林业为例,针对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提升林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