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8篇
  4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河北省规模化羊场冬季羊舍外围护内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选择规模化羊场的6栋羊舍,采用定点定时的检测方法,分别于早、午、晚对各舍外围护内表面(屋顶2个坡、墙4个侧面和地面料道两侧)温度及舍内温湿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舍内环境温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r=0.94),回归方程为y=0.931x+0.5697。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外围护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且时段与部位存在交互效应(P<0.01)。3个时段中,早上外围护结构均温最低(P<0.01),仅-4.93~-1.03℃,尤其是屋顶,早午温差值显著高于墙体和地面(P<0.05),需加强早上羊舍的保温。研究也表明,羊舍类型、建筑材料和朝向均影响外围护内表面温度,有窗舍外围护内表面均温显著高于敞棚舍(P<0.01),复合彩钢板屋顶舍的外围护内表面均温显著高于单层彩钢舍(P<0.01),尤其是舍北侧结构(北侧地面、北坡顶和北墙)内表面温度均显著高于单彩钢舍(P<0.05)。另外,南北朝向舍的两坡屋顶温度差异显著(P<0.05),而东西朝向两坡屋顶温度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冀中南地区羊舍宜东西朝向,但应注意外围护整体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该结果可为羊舍的环境改善及标准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巴赞堰流公式计算流量的水头可调薄壁堰式渠道流量智能测控系统通过渠道流量量测与控制试验,验证了其精准的测流功能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该测控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运行能耗,对矩形薄壁堰堰流公式进行水力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堰上水头和流量关系,拟合出矩形薄壁堰流量计算公式。通过向该拟合公式引入修正系数λ=0.848,将测控系统测得的堰上水头数据值代入该拟合公式求得的流量值与电磁流量计测得流量值的差值的平均值为-0.004L/s,标准差为0.119,线性相关系数R2=0.989 1。该拟合公式相对于巴赞堰流公式形式简单、参数较少、运算简便,同时也满足节水灌溉对精准测流的要求,更适用于水头可调薄壁堰式渠道流量智能测控系统,对于在灌区推广和使用该测控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放牧和降水变化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置围封和适度放牧,分别进行模拟降水处理(减少降水量50%、自然降水、增加降水量50%、增加降水量100%),并在每年8月观测植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减水会降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增水有利于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提高。多年生丛生禾草多样性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对降水梯度和功能群多样性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降水量低于年降水量16%则不利于除灌木、半灌木外其他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围封草地增水67%~79%时,功能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值均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由于放牧提高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放牧地各指数在增水26%~50%时较高,功能群多样性较高。综上,适度的放牧及水分补充有利于提高植物功能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In this paper,the flow velocity fields,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 fields and flow-through curves in rectangular sedimentation tanks with different reaction baffles location,inlet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length height ratio are simulated in detail using a developed mathematical model given in Reference 2.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results,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action baffles location,inlet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length height ratio on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is analyzed.Finally,the rational reaction baffles location,inlet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length height ratio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活性有机碳能够准确反映土壤有效性,表征土壤质量变化,是探索可持续草地管理措施的关键指标之一。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封、放牧和刈割野外控制试验,探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发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SOC含量表现为围封>刈割>放牧,其中围封区和刈割区土壤SOC含量显著大于放牧区,围封区与刈割区土壤SOC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活性有机碳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放牧>围封>刈割。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均表现为围封>刈割>放牧,围封区与刈割区土壤MBC和土壤ROC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大于放牧区。土壤MBC、ROC和SOC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ROC和土壤MBC与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围封与刈割有利于土壤SOC、MBC、ROC的提升,放牧对土壤DOC有一定累积作用。围封和刈割增强了土壤SOC的稳定性,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兰旗北部五个不同沙地类型封育区的封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沙地封育的生态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流动沙地经过五年的围栏封育,植被盖度增加近26倍,生物量提高18倍左右,固定平缓沙地通过5年的封育,植物盖度增长14%,生物量增加2.6倍,丘间低地经过1年的封育,植物盖度增长20%,生物量增加4倍以上。沙地生长的灌木树种通过保护,生长量及株丛数量大量增加。沙地封育不但能够起到防护效益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而且见效快,便于经营,因此围栏封育是浑善达克沙地生产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次生幼龄林封山育林后乔木层物种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在浙江省仙居县俞坑村的封山育林区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样地2块,对连续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其对次生幼林乔木物种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增加了7~11,乔木物种增加了2~5科,3~8属.自然恢复为以壳斗科、杉科、山茶科、樟科、胡桃科、安息香科等物种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的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5种光响应模型对小叶杨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CO2400μmol·mol-1条件下小叶杨的光响应数据。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指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5种模型对小叶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模型不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且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实测值,光饱和点远小于实测值;二次多项式虽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但得到的光合参数有悖常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不仅能处理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且拟合得到的各项光合参数均与实际相符,是拟合小叶杨光响应曲线的最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10.
DPS软件在中绥12杨光响应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中绥12杨的光响应数据。分别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及指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以探讨几种模型对中绥12杨的适用性并介绍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操作步骤。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模型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得到的光饱和点远小于实测值;应用指数模型时(假设0.9Pn max或0.99Pn max所对应的光强为Isat)则无法求解光饱和点;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各项光合参数均与实际相符,是中绥12杨光合光响应的最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