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5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林业   1377篇
农学   1319篇
基础科学   775篇
  2625篇
综合类   5805篇
农作物   817篇
水产渔业   543篇
畜牧兽医   1328篇
园艺   380篇
植物保护   785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023篇
  2011年   1084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867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Provision of feed supplies for the rapidly growing livestock population is essential in West Asia. Shortages can be alleviated by growing forage crops in the existing fallow lands.
Narbon vetch (Vicia narbonensis L.) is a leguminous species with high yield potential, drought tolerance and cold resistance. It could be used for grain and straw production as source for animal feed in dry areas. It is good source of protein with seeds contain 28 % protein yielding 364 kg per hectare protein, whilst straw contains 9 % protein and yields a similar amounts of digestible protein per hectare.
Nine promising lines of Narbon vetch developed at ICARDA were tested at two sites over four years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Since climatic conditions were considered to b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each site in each year was treated as a separate environment to give eight environments with annual rainfall varied from 195 to 504 mm.
Narbon vetch possessed high seedling vigour with rapid winter growth and negligible cold damage. Grain yield varied form 0.47 to 1.90 t/ha, with a harvest index varying from 30 to 40 %.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below 300 mm rainfall the grain yield varied from 0.47 t/ha when rain fall was 195 mm to 1.4 t/ha when rainfall was 245 mm. Most of the lines had wide adaptation to dry areas in terms of both grain yield and stability. Climate, except early spring rains had little effect on biological and grain yields.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由性状果实最大周长,果实体积,门茄显蕾期,单株产量等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较好;进一步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认为,应用选择指数时应注意果实体积这个性状,单株产量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性状,门茄显蕾期是一个限制性因子。应用选择指数对品种评价结果认为,早熟性较好的品种有:天津早茄、西安绿茄、二民、七叶茄、白线茄和汉中荷包。  相似文献   
4.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s of 1992–93 and 1993–94 at An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YM, nitrogen and source of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yield of mustard [ Brassica juncea (L.) Czernj & Cosson].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leaf area index (LAI), crop growth rate (CGR),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seed yield. The direct effect of farmyard manure (FYM) was conspicuous in improving the growth of mustard. FYM application at 10 tonnes ha−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LAI, CGR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t almost all the stages during first year study (1992–93) and in pooled analysis. Similarly, nitrogen application registered maximum LAI, CGR at 75 kg level and RGR and NAR at 50 kg level at almost all the during both years. Sulphur carrying source (Ammonium sulphate plus single super phosphate) increased all stages growth characters. Maximum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nd seed yield were recorded with highest levels of FYM (20 tonnes ha−1), N (75 kg ha−1) and source having S. Seed yield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AI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t all the stages.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上海水牛生理生化指标含量,选取精神良好、健康的上海水牛犊牛(1岁内)、青年牛(1-2岁)、成年牛(3岁以上),测定了生理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结果显示,上海水牛的体重随月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而呼吸频率、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检测的22项血液生理指标含量中,有10项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12项指标(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网织红细胞(RETIC)、白细胞(WBC)、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O)、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检测的18项血液生化指标含量中,有9项指标(血糖(GLU)、肌酐(CREA)、磷离子(PHOS)、钙离子(Ca)、总蛋白(TP)、球蛋白(GLOB)、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CHOL)、胰淀粉酶(AMYL))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余9项指标(尿素(UREA)、血尿素氮/肌酐比(BUN/CREA)、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比(ALB/GLOB)、碱性磷酸酶(ALK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RIG)、脂肪酶(LIP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上海水牛的选种选育、生长发育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疾病诊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长期过量的磷肥投入导致土壤磷素水平增加,进而加大了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造成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同时这也成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识别和管理农业非点源磷的流失风险关键区,成为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磷指数模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评估农田磷流失潜力和指导磷管理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研究区特点,美国众多学者在各州设立了不同的磷指数指标体系,优化了磷指数的组成因子、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本文对美国各州磷指数模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指出了磷指数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向,以期为我国磷素管理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琴  李倩  单奇 《林业调查规划》2024,49(3):102-107
对新疆林业生态环境中木垒胡杨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胡杨林群落的相似度变 化趋势,通过个体数对数和失稳率研究胡杨林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多样性特征中,中、 下游区域临界点的胡杨林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游区域的丰富度最小;生态输水前,下游区域的胡杨 林群落均匀度指数最小,中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大,生态输水后,中、下游区域临界点处的均匀度 指数最大,下游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最小;生态输水后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生态输水前的物种多样性, 下游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受生态输水的影响较小;在相似性特征中,Jaccard 指数和Sorenson 指数在 不同区域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胡杨林结构与动态特征中,胡杨林种群在上游区域中的数量较多, 种群的个体数与高度级呈反比。  相似文献   
8.
矿区生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监测矿区生态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为矿区生态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针对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在矿区生态监测中存在监测精度低、针对性弱和指标权重空间上均一化问题,该研究对RSEI进行了改进。首先,考虑矿区特殊的生态成因,在绿度、热度、湿度、干度的基础上加入煤尘污染因子构成矿区遥感生态指数;然后,利用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空间权重,构建了地理加权遥感生态指数(geographically weighted-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GW-RSEI);最后,以山西省大同煤田为例,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对GW-RSEI在矿区生态监测中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W-RSEI能准确捕捉矿区大气中的煤尘污染,从整体和局部尺度实现了矿区生态的精准监测,有效提高了矿区生态监测的精度;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明确表征矿区生态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空间连续性;2000—2020年大同煤田的GW-RSEI均值分别为0.51、0.48、0.46、0.59、0.56,整体生态环境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其东南部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与整体一致,而西北部生态环境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为准确监测矿区生态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群落的改变,解析群落特征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 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控制放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禁牧(CK)下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揭示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 (1)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LG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G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以LG最高。(2)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大团聚体含量一致,在0—5, 5—10 cm土层表现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LG最高、MG最低)。(3)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地上生物量、容重是影响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的显著性因子(p<0.05)。[结论] 放牧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H''J'')、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该结果为希拉穆仁草原放牧强度选择及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几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度为0.6%、0.9%、1.2%、1.5%和1.8%的复盐(71%NaCl+3%CaCl2+4%MgSO4+22%K2SO4)溶液培养种子,根据初萌时间、发芽率下降百分比、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耐盐指数8个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确定九种豆科牧草苗期耐盐能力为沙打旺>中苜3号紫花苜蓿>东方山羊豆>小冠花>百脉根>扁蓿豆>鹰嘴紫云英>白三叶>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