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8篇
  45篇
综合类   668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我县舍饲肉牛发生两起放线菌病,病牛均为黄牛。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9月我乡吴屯村严某舍饲的37头本地黄牛中有2头发病,鸾凤乡油溪村杭某2002年4月24日从河南引进的59头肉牛于2002年4月28日~5月3日有2头南阳黄牛突然发病死亡,此后又有6头意大利皮埃蒙特与南阳黄牛杂交一代牛相继发病。2临床症状2头南阳黄牛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四肢无力、喜卧,3天后死亡。其余病例多以慢性经过,以特异性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为特征,表现为下颌肿大,肿胀界面明显,初期似…  相似文献   
2.
3.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牛最易感染,特别是2~4岁的牛容易发病,一般为零星散发.临床特征是患畜头颈部或其他部位发生化脓性和结缔组殚织增生性硬肿.笔者用二海全虫汤治疗牛放线菌病44例,有效率达96%,治愈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5.
拮抗茄子黄萎病菌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土壤拮抗性放线菌对茄子黄萎病的生防价值,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与汉中地区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154株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的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初筛,用生长速率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ZX-10-4进行抑菌谱的测定,并进行盆栽试验验证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显示,有17株放线菌对茄子黄萎病菌抑菌效果较好且抑菌活性稳定,其中菌株ZX-10-4的抑菌活性最高,抑菌率达90.15%;活性菌株ZX-10-4发酵原液对茄子黄萎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0.00%和60.33%,稀释5倍液的防效也在50%以上。根据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ZX-10-4为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的近似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一老龄母犬乳房放线菌病1例。该犬乳房放线菌肿较大,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于是施行手术摘除,并对该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拮抗放线菌B1菌株鉴定及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明确放线菌B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离体叶片和果实及温室盆栽苗测定其抑菌作用,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并且采用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菌株B1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3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甘蓝黑腐病菌和西瓜果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达86.25%;菌株B1的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菌株B1发酵上清液在离体叶片和活体植株上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68.80%和64.03%.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B1初步鉴定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菌株B1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 g、玉米浆20g、NH4H2PO40.5 g、MgSO41.0 g、自来水1 000mL,pH 7.2~7.4.  相似文献   
8.
9.
<正>1噬菌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是一种侵染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可通过除菌滤器,没有细胞结构,为非细胞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所组成,是一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物,不具有独立的代谢酶系,只能在生活的且进行着代谢活动的宿主细胞中存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涂布法研究了土样不同预处理方法、杂菌抑制剂种类对土壤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处理(7~10d)土样,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优于热处理(120℃×1h),所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和种类较多,且易于纯化,杂菌(细菌、真菌)明显减少,而供试土样经120℃热处理1h几乎未分离出放线菌,细菌数量仍较多,真菌全部被杀死;通过对4种杂菌抑制剂及其组合反复试验,选择出了土壤放线菌分离与纯化适宜的杂菌抑制剂种类(S+Q)和最佳用量,山梨酸钾(S)、氨苄西林钠(Q)在GA中的最佳使用剂量分别为30、3mg/L,而重铬酸钾(Z)及其组合Z+Q对土壤细菌、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比S+Q差,且放线菌的分离数量也较低。因此,进行风干处理土样和向放线菌分离培养基(GA)中加入杂菌抑制剂S+Q双重处理,可得到土壤放线菌分离与纯化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