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25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HA和EPA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俗称脑黄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ω-6/ω-3在人体的比例最好在5:1左右。我国居民摄入ω-3普遍不足,所以生产富含ω-3(脑黄金)鸡蛋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脑黄金鸡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赵祥  董宽虎 《饲料工业》2001,22(5):17-19
现在已经知道具有维生素E(VE)活性的化合物有8种,按其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两类。VE在机体内以可弥散的混事胶粒微团的形式进行吸收,酯化的VE(如维生素E醋酸脂)需经酯酶水解后才能吸收。VE被吸收后,经门静脉直接运送到肝脏,而后经肝的重分泌作用释放出来,在血液的脂蛋白中被运输到组织和器官中被利用。组织吸收和存贮生育酚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现已证实,VE在动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能够预防不饱和脂肪酸(UFA)组织膜被氧化破坏,以维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应激的作用;VE的抗氧化性使其具有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以干予老化的过程:还可阻止亚硝胺等化学致癌物的形成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油作为肉制品加工中的代替动物脂肪,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既可以降低肉制品中饱和脂肪总含量,又可以增加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此,在肉制品加工中应用植物油,是低脂肉制品和功能性肉制品共同的发展方向。在肉制品加工中应用植物油,有助于改善居民营养和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6.
胃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局部组织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圆形溃疡面的一种普通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胃穿孔,因而多伴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迅速死亡,或因出血轻微而呈现慢性消化不良,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无论在世界何处只要采用同栏圈养和以谷物为原料的饲养,就会有胃溃疡发生。原发性胃溃疡主要是由于饲料质量不良,过于精细或粗糙、霉败,难于消化,缺乏营养,尤其是饲料中缺乏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E和硒,是猪发生胃溃疡的主要因素。另外,饲养方法不当,饲喂不定时,时饱时饥,突然变换饲料以及饲料过冷、过热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1宠物饲料的特点 猫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活泼好动,新陈代谢旺盛,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正常成长。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是维持动物健康成长和肌肉活动的必需物质,故需要全面而均衡的蛋白质。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也给机体提供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使猫的皮毛亮泽。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猫自身能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D、  相似文献   
8.
余海波 《广东饲料》2014,23(11):49-51
猪黄膘肉是由于黄色色素沉积于脂肪组织中而出现黄膘,继而降低猪肉品质和利用价值。其主要原因是饲料使用不当引起,国内多省市均有报道。因其通过群饲而引起群发,且宰前不易发现,故对生猪养殖场(户)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1产生原因1.1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过量1955年Barber首次报道,在生长肥育猪中添加高于正常需要量10倍的铜可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之后,高铜制剂或添加剂在养猪业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榛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坚果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心脏健康”食品。本文介绍了榛坚果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了影响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潜在因素,综述了榛仁中酚类、生育酚和植物甾醇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简单陈述了作为榛坚果加工副产物的蛋白质的相关情况,并探讨了加工对榛子油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生长环境及品种的差异均会影响榛子油脂肪酸的品质,榛子油富含的亚油酸使其在加工储藏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生育酚及植物甾醇是油脂的主要活性物质,其中α-生育酚及β-谷甾醇含量最为丰富,是延缓油脂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以没食子酸、丁香酸、香草酸、缩合单宁等为主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果皮中,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榛子油的研究可从“使用新兴技术”和“协同抑制油脂氧化”等方向展开。  相似文献   
10.
<正>蔓越橘又称为小红莓、酸果蔓,为常绿灌木,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凉爽地带酸性的泥炭土壤中。其红色浆果可食用,每百克含脂肪总量0.13g、多不饱和脂肪酸0.055g、单不饱和脂肪酸0.018g、钠盐2mg、碳水化合物总量12.2g、膳食纤维4.6g、糖分4.04g、蛋白质0.39g。目前在北美的一些地区大量地种植。蔓越橘的特点是一旦枝蔓开始生长,可生长多年,有的枝蔓生长75~100年还持续开花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