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1.
不同气候年型棉铃虫气象指标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河北省主要棉区60-90年代的棉铃虫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进行3年定点观测试验,建立了以“湿热系数”为主导,以不同气候年型为背景的棉铃虫全世代种群动态变化的指标分级系统。  相似文献   
2.
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河北(内邱、顺平、承德、遵化)、山东(泰安、烟台)、陕西(白水)、河南(济源、洛阳)等红富士苹果的不同栽培区,采集果实测定主要品质指标,同时,收集当地的生态环境数据,建立了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的评价方程;经过评价分析认为,从综合适宜指数看,以陕西白水为最适宜,适宜指数大于100,河北内邱为次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80,山东烟台、山东泰安、河北顺平为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50,河北遵化为较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0,河北承德、河南济源为不适宜区,适宜指数小于0。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灾是河北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灾害脆弱性程度影响着灾情,因此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河北省减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导致和影响农业旱灾脆弱性的主要因素,选择降水量、土地质量、人均纯收入等9个指标综合评价了68个县市的旱灾脆弱性。结果表明,全省1/3以上的县市属于强度旱灾脆弱区,脆弱度的高值区集中在冀北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49~2005年河北省干旱、洪涝、风雹灾和低温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生产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农业气象灾情综合评价模型,开展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价。结果表明:灾情最重的年份为1977年,灾情指数达7.20,灾情最轻的年份为1967~1969年;4类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小为旱灾>涝灾>风雹灾害>低温冻害;农业气象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逐渐加大,旱灾逐渐取代涝灾成为影响河北省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灾害因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潜在蒸散和干燥度指数的河北省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潜在蒸散和降水量之比计算得到的干燥度指数作为衡量区域干湿状况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气候指标之一.本文利用温度气候带和以干燥度指数划分的干湿气候区作为二级气候区划指标,开展区域尺度的河北省农业气候分区,将河北省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暖温带半湿润区,冀北中山中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太行山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和滨海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冀北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太行山北段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冀中、南平原暖温带半干旱区,中温带半干旱偏旱区.该分区为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品种提供气候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减轻旱涝灾害及其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