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施钾对花生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土娄土施用不同量钾肥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使花生产量提高了27.6%,最高产量出现在K2O用量67.5kg/hm2;施钾促进花生对N、P、K养分的吸收,三种养分的吸收量为N>K>P,但不同钾肥用量对养分的吸收影响不大;施钾使花生籽粒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0.74%。试验中我们还观察到,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而抗病性有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和模拟土柱法,研究了包括水分、碳源、氮源以及反硝化的主要决定因子水分干湿交替对土壤N2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旱地土壤反硝化的主要因子是作为微生物能源和碳源的有机物质,在碳源充足时,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和水分因子是限制因子;两种氮源相比较,在一定的碳含量和水分条件下,土壤N2O排放量并不随NO3--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N2O排放量发生在氮源加入量为300 mg/kg时;而当氮源为NO2--N时,土壤N2O排放量随NO2--N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排放量为NO2--N为450 mg/kg处理。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中产生的N2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的产生量;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N2O通量随着土壤水充孔隙空间(WFP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中最大N2O通量并非在土壤水分饱和状态下,而是在土壤WFPS为70%时,而后N2O排放量随土壤WFPS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施肥处理土壤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两者的N2O通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对照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壤平衡气室法和密闭气室法,对玉米生长期对照(不施氮肥)和施氮处理(180 kg/hm2N)黄土区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土壤表面N2O排放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土壤剖面中N2O主要产生于7月和8月,且60 cm土层的N2O浓度最高,10 cm土层最低;施用氮肥不仅增加了土壤剖面中N2O的浓度,而且增加了土壤表面N2O的排放通量,玉米生长期对照和施氮处理的土壤表面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0.95±4.13)和(22.41±8.69)μg/(m2.h)。对照和施氮处理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土壤表面N2O排放通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施氮处理土壤剖面中N2O浓度和N2O排放通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温度、水分以及土壤NO3--N含量是土壤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不同钾肥品种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用 KCl、K2 SO4 及 KCl K2 SO4 对黄瓜、番茄、甜椒、线辣椒 4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 KCl、K2 SO4 或 KCl K2 SO4 处理对黄瓜、甜椒、线辣椒产量影响不显著 ;但对番茄 ,KCl K2 SO4 处理与 KCl或 K2 SO4 处理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 4种蔬菜以施 K2 SO4 处理的品质最好 ,KCl处理对黄瓜、番茄 v C含量影响较大 ,对线辣椒几乎无影响。 K对蔬菜作物 N、K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大于 P,对 K的需求量为番茄 >甜椒 >黄瓜 ,对 N的需求量为黄瓜 >甜椒 >番茄。  相似文献   
5.
克服线辣椒连作障碍的施肥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通过施肥解决线辣椒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借鉴,于2005年在辣椒连作问题严重的陕西千阳县连续6 a(2000~2005年)种植线辣椒的田间,研究了施用钾肥、鸡粪、抗重茬剂对线辣椒品种“陕椒2001”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叶面积指数、单株商品果数、鲜椒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每公顷施腐熟干鸡粪4 500 kg和3 000 kg的2个处理在减轻连作危害方面效果较好,处理后所有测定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单株商品果数分别比对照增加6个和5.5个,鲜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2%和25.7%,并且基本上达到了关中平原灌区非连作线辣椒的产量水平;每公顷施750 kg硫酸钾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线辣椒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但对单株商品果数(平均比对照增加2.3个)和鲜椒产量(比对照提高12.5%)的效应有限;每公顷施375 kg硫酸钾的处理和每公顷施1950 mL抗重茬剂NEB-26的处理对多数测定指标的效应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赵尊练  逯明辉  吴庆强  郭建伟 《园艺学报》2013,40(10):2089-2090
 线辣椒新品种‘陕椒2012’用LR-03-05为母本,以育种系L-33-5为父本进行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株冠紧凑,株高71 ~ 75 cm,株幅30 ~ 35 cm,主茎第12、13节开花结果。果实簇生,粗线型,长17.3 cm,粗1.46 cm,单果质量(鲜)9.8 g左右,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对病毒病、叶斑病、疫病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在陕西关中线辣椒产区的区域试验中,平均鲜椒产量为27.7 t · 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