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03篇 |
免费 | 1349篇 |
国内免费 | 22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62篇 |
农学 | 1729篇 |
基础科学 | 1481篇 |
2274篇 | |
综合类 | 9374篇 |
农作物 | 1384篇 |
水产渔业 | 1289篇 |
畜牧兽医 | 3319篇 |
园艺 | 1179篇 |
植物保护 | 9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318篇 |
2022年 | 797篇 |
2021年 | 867篇 |
2020年 | 833篇 |
2019年 | 831篇 |
2018年 | 554篇 |
2017年 | 964篇 |
2016年 | 765篇 |
2015年 | 968篇 |
2014年 | 1056篇 |
2013年 | 1225篇 |
2012年 | 1693篇 |
2011年 | 1758篇 |
2010年 | 1647篇 |
2009年 | 1465篇 |
2008年 | 1432篇 |
2007年 | 1337篇 |
2006年 | 1118篇 |
2005年 | 918篇 |
2004年 | 558篇 |
2003年 | 563篇 |
2002年 | 813篇 |
2001年 | 675篇 |
2000年 | 540篇 |
1999年 | 263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7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比较了在不同接蜂量和蚜量范围条件下的僵蚜数量及其羽化情况。接蜂量和接蜂时的蚜量是影响僵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以接蜂时的蚜量对繁蜂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接蜂量为蜂(♀)蚜比1∶100、蚜量范围2 000~3 000头/株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僵蚜的数量可达到8 000个/株以上。在繁蜂前期僵蚜的质量较高,僵蚜的羽化率可保持在90%以上,在繁蜂后期受重寄生蜂的影响,僵蚜的质量明显下降。应用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时,重寄生蜂是影响后期繁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探究长江十年禁渔后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安庆江段不同类型长颌刀鲚(Coilia nasus)和短颌刀鲚的耳石Sr和Ca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Sr/Ca值的变化值将安庆江段的短颌刀鲚分为2类,一类是其比值为一直小于3.0的低值,表明其纯淡水的生境履历;另一类是其比值不仅有小于3.0的低值区,还有大于3.0的高值区(小于7.0),表明其不仅有淡水的生境履历,还有高盐度的河口半咸水生境履历。长颌刀鲚的耳石Sr/Ca值均具有小于3.0的低值区和大于3.0 (甚至大于7.0)高值区的显著波动,表现为典型的淡水、河口半咸水及海水的溯河洄游型生境履历,Sr含量面分析图谱也可印证上述结果。本研究表明,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群体组成较为复杂,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短颌刀鲚和溯河洄游型长颌刀鲚3种生态表型个体。 相似文献
5.
6.
7.
以CFD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互插式连栋温室周围空气绕流的数学模型,设定了流体的边界条件,运用Fluent软件对互插式连栋温室的风压分布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风力对温室作用主要是向上的升力;风压系数沿温室跨度方向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上风向和下风向风压系数沿温室高度方向呈二次曲线分布,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90;最后将模拟得到的风压系数转换成相应的风载体型系数,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究附红细胞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的流行情况,接诊呼和浩特托县地区某东佛里生奶绵羊养殖场病例,该场近一周多圈舍出现产奶羊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瘫软、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状,有出现症状1 ~ 2 d迅速死亡病例,也有使用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联用结合补液治疗1周无好转或死亡病例,死亡总数超8只,仍有10余只相似症状正在接受治疗。经现场剖检、圈舍环境调查、样品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诊疗,确诊此次疫情为奶绵羊附红细胞体病,且周边羊养殖场(户)羊只也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说明附红细胞体在托克托县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亚热带北缘落叶阔叶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毛竹入侵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固碳潜力及森林的毛竹入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毛竹入侵样带上,选择落叶阔叶林(麻栎林Quercus acutissima)、竹阔混交林(混交林)和毛竹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林下地表0~10 cm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包括土壤pH、含水率和有机碳、全氮、NH+4-N、NO-3-N、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β-葡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物酶(POX)、过氧化物酶(PER)活性和酶计量(VC/N、VN/P、VC/P),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指标。【结果】①随着毛竹入侵,毛竹林土壤pH值和含水率显著增大,且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显著(P<0.05);其土壤有机碳、NO-3-N和全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NH+4-N、有效磷和全磷含量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不显著。②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水解酶(BG、NAG+LAP、AcP)活性均随毛竹入侵呈下降趋势,氧化酶(POX、PER)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酶计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的VN/P显著低于混交林和麻栎林(P<0.05),而VC/N、VC/P在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③酶活性的矢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的磷限制程度高于混交林和麻栎林。④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NO-3-N、全氮、有效磷含量或pH有显著相关关系,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相关性总体不显著。【结论】毛竹林取代落叶阔叶林(麻栎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相关水解酶活性降低,不利于原有落叶阔叶林土壤碳库与养分库的保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