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机械将化肥按农艺要求深施于地表以下6~12厘米.与撒施、浅施相比,一方面具有降低肥料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特点;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作物单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增产幅度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如何通过价值链上各关键环节来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3.
清平猪的妊娠期(111.4天)与其他猪种的妊娠期(114.0天)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以母本和父本为分组依据,分析亲代对清平猪妊娠期长短影响发现,按父本进行分组,各组的妊娠期差异不显著;而以母本进行分组,母猪的妊娠期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笔者推断清平猪的妊娠期是通过母本遗传的。  相似文献   
4.
靳玮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9):69-71,87
以玉米品种郑单538 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陕西杨凌塿土地区经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后玉米产 量、土壤全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以阐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玉米产量以及土壤质量的 影响,为关中平原玉米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院施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玉米生育 期内施氮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玉米生育期内不同形态氮肥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 碳与不施氮的对照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对于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就是借助先进的配套机械、增强土壤蓄水能力,确保用足用好天然降水的先进工程技术,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7只瘫痪实验猕猴进行治疗观察,为实验猕猴的饲养管理及治疗提供参考。对不同时间段瘫痪的7只实验猕猴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ATP、辅酶A、黄芪注射液,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营养的供给。7只瘫痪猴中5只完全恢复,2只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污染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已成为全球重要问题。在同一系统中,同时研究丝状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和对微塑料的拦截效果尚未见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藻类净水除杂系统,并研究其拦截微塑料和去除水体氮、磷的能力。研究使用水绵(Spirogyra)、浒苔(Enteromorpha)和刚毛藻(Cladophora)3种丝状藻在净水除杂系统中进行微塑料拦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时间为10 d时,3种丝状藻对纤维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佳(水绵88.50%,浒苔79.50%,刚毛藻75.50%),对颗粒状微塑料拦截效果最差(水绵67.50%,浒苔53.00%,刚毛藻55.00%)。与其他2种藻类相比,水绵对微塑料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因此,使用水绵进行水体氮、磷去除实验。将单位面积的藻量分为0、2、4和6 g/dm2,在15 d的实验中,水绵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为91.88%(4 g/dm2),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为90.33%(6 g/dm2),对PO43--P去除率最高为90.38%(6 ...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淮南猪产仔数、有效产仔数、窝重等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及SNP标记,采用GGP porcine50K芯片对254头淮南母猪开展了基因分型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产仔数、有效产仔数、窝重3个繁殖性状分别发现了31、17、1个SNP和43、20、1个候选基因,筛选了FBXO5、PRDM9、CDT1和PABPN1等作为总产仔数性状候选基因,为后续通过分子育种手段提升淮南猪繁殖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是将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0.
干旱一直是制约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保水剂可以减弱土面蒸发,抑制水分深层渗漏,是提升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选择目前农业上较为常用的"科翰98"(简记KH)、北京汉力淼(简记KL)、法国爱森(简记AS)三种类型保水剂,分析了不同的离子溶液类型和浓度对保水剂释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粒径的保水剂在去离子书中的释水速率均呈上升、平稳再下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粒径越大释水速率越小;KH释水速率递减规律最为明显;AS保水性最佳,基本在5g/h左右波动;HL前期释水速率较快,后期降速后持续稳定时间较长;与去离子水相比,保水剂在离子溶液中吸收的水分显著降低,但释水速率并未呈现相同规律;3种保水剂在吸ZnCl2溶液后,释水速率在后期均有突降现象;NaCl溶液浓度为0.2%时对于保水剂释水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3种保水剂在吸液后的释水速率均显著低于其他4种浓度,同时在释水末期释水速率均有一突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