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永全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1994,(2)
淡水名优──玫瑰鲷鱼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用尼罗鲷鱼(雄)与莫桑比克罗非鱼(雌)交配,成功地培育出“玫瑰鲷鱼”。玫瑰鲷鱼生长快、个体大、易管理、成本低,而且鱼肉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作为一个名优新品种,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人们的欢迎。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条纹斑竹鲨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受精卵个体较大,卵黄略呈椭圆形,长径为25.91~36.16 mm,短径为13.56~19.44 mm。受精卵外裹有棕褐色的卵鞘,鞘长75.25~107.30 mm,鞘宽33.39~47.70 mm,鞘厚15.82~24.65 mm,卵鞘坚韧而略有弹性。在水温28.0 ℃、盐度26.2~28.8条件下,受精卵经65~80 d发育孵出幼鱼,胚胎发育分为23期,参照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各期名称给予命名。初孵幼鱼全长121.82~166.80 mm,体重5.30~18.22 g,已具成鱼的外形特征,但体内尚存卵黄,体外卵黄少许或消失。胚体长度(L/mm)与孵化时间(D/d)呈线性相关,L=2.1368D-11.175(R= 0.9862);胚体重(M/mg)与孵化时间(D/d)呈幂函数关系,M=0.0001D4.3763(R2 = 0.9579);胚体重(M/mg)与胚体长度(L/mm)呈幂函数关系,M = 0.0005L3.4278(R2=0.9822)。 相似文献
3.
采用转座子mini-Tn10/Km构建了致病性溶藻弧菌的突变库,采用半固体双层平板初筛到73株运动缺陷突变株,初筛的突变株纯化及重复筛选后获得运动性缺陷表型稳定的突变株ND-01MM,Southern鉴定确定其为单位点插入。野生型菌株ND-01和运动缺陷突变株ND-01MM对致病性溶藻弧菌的天然宿主大黄鱼粘液的趋化、粘附以及在大黄鱼吞噬细胞内存活能力等生理功能的比较研究发现,溶藻弧菌运动缺陷后趋化及粘附能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但在吞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则与野生型菌株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感染大黄鱼,结果发现运动缺陷对浸泡感染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对腹腔注射的感染方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 CFU, 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 y=0.135ln(x)-0.936(R2= 0.986); 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 温度20~28℃, pH 6.2~6.6, 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和3 g/L, 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葡萄糖和麦芽糖能显著提高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 果糖则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量(P<0. 05)。以上结果说明, 嗜水气单胞菌对鳗鲡表皮黏液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 且其黏附作用具有可控性。
5.
西瓜新品种陇科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科2号是以高代自交系08C41为母本、08C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西瓜一代杂种。露地栽培全生育期90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塑料大棚栽培全育期109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 d(天)左右;植株生长稳健,分枝力适中,易坐果,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5~7节,以后每隔3~4节再现1朵雌花。果实圆球形,翠绿皮上覆有深绿色齿条带,果形圆正,果皮硬韧,皮厚0.9 cm,耐贮运;果肉大红色,肉质酥脆,多汁爽口,风味好,中心含糖量达12.4%,中边糖梯度小;单瓜质量3.6 kg左右,每667 m~2产量4 270 kg左右。适合甘肃及同等生态区露地或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