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下(3和22),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配制6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饲养试验为期40 d。结果显示:(1)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可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肥满度和肝胰腺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重率随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升高而升高,但当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升至29∶8时,增重率不再明显升高,其它指标均先随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升高至一定程度,而后则稍有下降;(2)盐度22组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和肥满度显著高于盐度3组对虾,肝体指数却显著低于盐度3组,不同的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饲料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和肝体指数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盐度22下全动物蛋白饲料组、盐度22下全动物蛋白和动植物蛋白为29∶8的饲料组、盐度3下饲料动植物蛋白比为14∶23的饲料组中;(4)Broken-Line分析表明,3‰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最适饲料蛋白比为29.12∶7.79~30.29∶6.71,盐度22时为26.05∶10.95~29.03∶7.44。结果提示,饲料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会随配方中动植物蛋白配比而改变,且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配饵中适当的动植物蛋白比可以满足虾对各种氨基酸的适宜需求。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结合实际的养殖环境和饲料蛋白源种类,来设计适宜的实用饲料配方,这样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豆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 分别为全鱼油(F1)、25%(F2)、50%(F3)和75%(F4)豆油替代组和全豆油组(F5), 每组4个重复, 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27±0.03) 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6周, 评价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发现, 各组幼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F4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1组(P<0.05), 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F4组幼蟹的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F5组最低。幼蟹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F4组最高, 显著高于F3组(P<0.05), F3和F4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其他F1、F2和F5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F1组幼蟹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最高(P<0.05), 其余各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 F4组幼蟹的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最高, 而F5组最低(P<0.05); 各组幼蟹的溶菌酶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束后, 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10 d, 发现F5组幼蟹最早出现死亡, 且该组幼蟹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F1和F4组(P<0.05)。结果提示, 采用豆油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油对幼蟹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但会降低其抵抗感染疾病的能力; 用75%豆油替代鱼油可在明显提高幼蟹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
4.
采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瓦氏黄颡鱼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cDNA片段,长度分别为335、425 bp;获得的111、114个氨基酸残基与鲤鱼(Cyprinus carpio)肝型、斜齿鳊(Rutilus rutilus)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1%和85%,表明克隆所得序列均为瓦氏黄颡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定量PCR分析表明,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均是肝型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5.
现场围隔通过围隔水体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与周围水体没有交换。使用现场围隔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结构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已成为研究水域生态的有效工具,主要用于污染生态学、养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现场围隔主体结构包括围隔幔、固定支架和围隔幔支架等,附属设备包括防雨罩、电动机、浮力装置和叶轮等,大型围隔容积>100m3,中型围隔容积10~100m3,小型围隔容积1~10m3。通过在目的水域现场开展围隔试验,从而模拟自然水域生态环境,能够大大缩小试验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使试验结果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加明显。现场围隔发展方向是多样化、实用化。 相似文献
6.
7.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三群体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 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 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π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群体A和B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05,已达到中等分化水平;群体C与A间的遗传距离(D=0.025)最小,提示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认为,D-loop基因可以作为检测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记,"南太湖1号"群体遗传多样性比人工养殖群体有所提高,但仍偏向养殖群体,未表现出最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探讨脂肪和L-肉碱对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质的节约作用.采用3 × 2(蛋白质脂肪比×L-肉碱)完全随机设计,配制了不同蛋白质脂肪比(39.9%/7.4%、30.3%/13.9%和21.5%/19.5%)和L-肉碱水平(0和1 g/kg饲料)的6种等能饲料.选取平均初重为(3.27±0.21)g的大口黑鲈幼鱼27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随机饲喂1种饲料,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鲈鱼的增重率从685%显著降低到176%(P<0.05),饲料效率从1.15增加到2.33(P<0.05),且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和30.3%/13.9%饲料的鲈鱼(P<0.05).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的鲈鱼体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39.9%/7.4%的饲料(P<0.05),且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全鱼脂肪含量从5.6%显著升高到11.5%(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从15.6%显著下降到10.4%(P<0.05).鱼体肝脏和肌肉中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指数在投喂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饲料时达到最高值.此外,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从7.4%升高到19.5%(蛋白质水平从39.9%下降到21.5%),淋巴细胞百分比由38.30%升高到48.41%(P<0.05),粒细胞百分比由51.75%下降到42.14%(P<0.05).由此得出,以节约蛋白质为目的的过量添加脂肪会导致鱼体生长速度降低,甚至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此外,饲料中添加1 g/kg的L-肉碱并不能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但蛋白质脂肪比和L-肉碱对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粒细胞百分比存在互作作用,并在饲喂添加1 g/kg L-肉碱的蛋白质脂肪比为21.5%/19.5%的饲料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