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1篇
  21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春丰”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利用“鸡心”9-2-3和“金早生”5—3两个自交不亲和系育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它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整齐度好、播种期弹性大、抗先期抽苔等优点,可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露地越冬栽培,4月中下旬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0.05);不同附着基材质附着密度结果显示,室内采苗阶段黑蝶贝壳附着效果最好,而后依次为海菊蛤壳>牡蛎壳>混凝土饼>黑色遮阳网>绿色聚乙烯网片。在自然海区养殖30d后,海菊蛤壳和牡蛎壳附着及生长效果最优。本研究首次成功开展了橘色海菊蛤人工繁育,获得了其胚胎和稚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物种在南海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广阔的南海热带海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岛礁资源与环境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稳步践行的背景之下,加快南海岛礁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迫在眉睫。现代海洋牧场是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的渔业生产新业态,真正实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但目前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仍严重滞后。充分利用南海热带岛礁海域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发展热带海洋牧场可以有力振兴岛礁经济、保护与合理开发岛礁资源,同时也是维护南海海洋权益、实践"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本文论述了南海热带岛礁海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优势,包括政策优势、自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等;提出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的适宜建设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养护与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综述了广东、广西和海南省在热带近岸和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进展;阐述了热带岛礁牧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包括气候与自然灾害、生物敌害、基础设施落后、海域使用权审批严格等问题;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科学选址、优化设施设计与投放方案、研发敌害应对技术、提升自动化信息化运营管理能力、创新牧场投资与运行模式、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未来南海热带岛礁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播期对苏北盐碱地环境下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调查和比较不同播期下‘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和产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随播种时间推迟,‘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全生育期变短;‘南粳9108’的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重呈减小趋势,‘连粳11号’呈先升后降趋势;播期对‘连粳11号’株高影响差异显著,且株高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南粳9108’和‘连粳11号’的播种时间推迟,其有效穗、每穗粒数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南粳9108’在苏北盐碱地区的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24日,‘连粳11号’为5月31日。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饥饿胁迫对鲤形体、鱼体生化成分及血液生理的影响,在18~22℃条件下对鲤进行了0 d、10 d、20 d、30d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鲤饥饿时间的延长,肥满度、肠体比、肝体比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鲤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蛋白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血糖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下来。说明短期饥饿胁迫使鲤形体发生一定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鲤首先动用肌肉中的脂肪,再动用蛋白质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同时血液生理指标也发生与饥饿相适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由70%基础饲料(螺旋藻)和30%试验原料组成试验日粮,研究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对鱼粉、肉骨粉、豆粕、玉米蛋白粉、棉籽蛋白粉、菜粕、棉籽粕、小麦粉和玉米粉9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钙及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用初均重(16.82±2.14)g的瘤背石磺2 4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且以饲喂螺旋藻粉组为对照组.结果显示,9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33.24% ~ 55.29%、27.30% ~ 79.35%、36.91% ~69.81%、34.89% ~ 65.04%、25.35% ~ 75.78%、21.54% ~ 72.57%、44.98% ~ 74.64%和10.42% ~ 32.15%.在7种蛋白饲料中,以玉米蛋白粉的各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较高,棉籽蛋白粉和棉粕次之;在两种能量饲料中,以玉米粉的各项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但低于玉米蛋白粉.由此可见,玉米蛋白粉可作为瘤背石磺优质饲料原料来替代或部分替代螺旋藻;同时,玉米粉和棉籽蛋白粉也可以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合理搭配、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和挖掘国审稻‘盐两优2208’的栽培措施和高产潜力,本研究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优质国审稻‘盐两优2208’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等因素对‘盐两优2208’的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互作效应发现,产量分别在A2B2、A2C2和B2C2互作效应下达到最高,产量相关性状在互作效应影响下,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为复杂,总体来看,千粒重、结实率和有效穗对产量潜力关联较大,在这几个相关性状值在互作效应中最高时,产量潜力往往也最高。在‘盐两优2208’高产栽培时,应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氮肥施用适当后移,为增加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需在齐穗时增施粒肥,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简述北方果树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果树的起源,着重论述了北方果树栽培上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宜珊瑚生长的网格板孔径尺寸,在蜈支洲岛的北部退化珊瑚礁区域使用4种不同孔径尺寸(分为A、B、C、D 4组,孔径大小分别为1 cm×2 cm、2.5 cm×2.5 cm、4.5 cm×4.5 cm、6 cm×6 cm)的铝制网格板搭建珊瑚苗圃,探讨人工基底的孔径尺寸大小对移植小叶鹿角珊瑚(Acropora microphthalma)生长、存活和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期结束时C组和D组的珊瑚保持100%存活率,而A组和B组的珊瑚存活率降为80%和87%。C组和D组的基底上主要附着藻类为壳状珊瑚藻,附着草皮海藻干质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且C组和D组基底上附着的草皮海藻平均长度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小孔径基底上附着的草皮海藻会通过富集水中悬浮物获取营养导致过度生长,从而抑制珊瑚生长甚至死亡。基于珊瑚共生藻密度和光合生理指标,C组和D组的珊瑚拥有更高的光合能力,保证了珊瑚的钙化生长。以上结果表明,大孔径网格板(≥4.5 cm×4.5 cm)对移植珊瑚生长更有利,更适合作为工程化礁体的移植基底。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平衡模式在异育银鲫饵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世纪末Magendie发现氨基酸到结构测定(Fischer)及Willcock等人的添加试验,已认识到蛋白质营养价值受氨基酸(AA)组成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日粮中必需氨基酸(EAA)的平衡效果越好,饲养对象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也就越高。随着我国淡水养殖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对饲料的质和量的需求逐渐提高.而一些饲料企业在配方设计方面过度重视粗蛋白水平,忽视氨基酸平衡问题,造成氨基酸平衡失调,不仅影响了鱼类的生长性能,而且浪费了我国蛋白资源,增加了饲料成本。为此,本试验以异育银鲫鱼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调节饲料中氨基酸平衡,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及鱼粉添加量.以期比较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种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节约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科学使用蛋白质日粮提供实验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