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靓巴非蛤幼苗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点,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连续观察并记录了靓巴非蛤浮游期幼虫及稚贝的形态变化过程和生长情况,在显微镜下观测了各个发育时期靓巴非蛤的壳长和壳高。通过图像和文字描述了该贝类早期生活史的形态,并对其生长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靓巴非蛤的早期形态和生长体现了巴非蛤种类的特点。"D"型幼虫期的壳长为164μm,壳高为134μm;面盘脱落期壳长为252μm,壳高为219μm;稚贝附着期壳长为481μm,壳高为403μm;底栖稚贝期壳长1138μm,壳高997μm。与其他帘蛤科种类相比,靓巴非蛤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繁殖特性以及春季死亡原因,采用肉眼观察、活体镜检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茅尾海沙井的香港巨牡蛎苗种吊养于大风江黄场的1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并建立了快速判断香港巨牡蛎性腺发育程度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吊养在茅尾海沙井、大风江入海口内的黄场和入海口外的鑫丰场的2龄牡蛎性腺发育的启动和发展过程.结果显示,广西茅尾海的香港巨牡蛎每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1-3月)、分化期(4月)、成熟排放期(5-10月)及休止期(11-12月)4个阶段;1龄和2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大风江入海口外的牡蛎的性腺发育较入海口内的牡蛎提前约15d,而比茅尾海内海的牡蛎提前约30 d,入海口外的牡蛎的性腺4月即发育到成熟排放期,冬季饵料的丰富程度和温度、盐度等因素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还发现,高温少雨天气下,海水盐度高,抑制了牡蛎性细胞的排放,导致入海口外侧吊养牡蛎的大规模死亡,濒临死亡的牡蛎性腺处于退化和崩解状态.鉴于此,认为4月初即需密切监测吊养于入海口外的牡蛎性腺的发育状况和天气状况,及时收获性腺饱满的牡蛎,或将吊养牡蛎的蚝排放置在河流入海口内区域过冬.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术前限食处理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每天投喂一次和两天投喂一次两个处理组,每天投喂两次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第1、2、3和4周取样检测血淋巴免疫功能。结果显示:限食1周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SOD、CAT、LSZ、ACP和AKP等酶活性均随限食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个限食处理组的免疫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天投喂一次处理组的各项免疫机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第4周。据此推断,限食可以显著降低插核手术贝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活性,为马氏珠母贝育珠术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比较分析圆尾鲎和中国鲎消化道组织学和形态学特征,为其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和健康繁育提供理论依据。中国鲎与圆尾鲎均来自于广西合浦县西场镇邻近海域,10龄和14龄均各5只,平均头胸甲宽:圆尾鲎46.78~52.42 mm、中国鲎46.09~55.44 mm。通过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技术等对消化道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尾鲎与中国鲎消化道外部及解剖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消化道可划分为前肠(口道、食道、前胃、幽门)、中肠和后肠(直肠、肛门);前肠、中肠和后肠都由几丁质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但是中肠不含几丁质层。10龄中国鲎和圆尾鲎的消化道总长以及中肠长度差异显著,消化道其余各部分的长度差异不显著。不同龄同种鲎以及同龄不同种鲎间的所有测量指数差异显著。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组织形态均与其杂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均在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死亡牡蛎体内携带细菌在正常范围且无寄生虫病原感染。2017年5月钦州港及大风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海区盐度分别在18~25、20~30,大风江的盐度高于正常年份,钦州港与大风江分别有36%、81%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抽查点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2019年3—4月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海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最靠近河口的大风江持续16 d盐度高于25,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分别有19%、41%、96%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同一海域不同抽查点的死亡率不同,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广西钦州大蚝春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蚝长期受到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术前处理对马氏珠母贝生理状态的影响,进而为改进育珠贝的术前处理方法、培育优质珍珠提供参考,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研究了术前限食处理对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试验设1 d投喂1次、2 d投喂1次两个限食处理组,对照组1 d投喂2次。在试验开始和第1、2、3、4周取样检测鳃和肝脏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限食1周后,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脏SOD、CAT和GST的活性均随限食强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2个限食处理组的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2 d投喂1次组各项酶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第4周。据此推断,术前限食可以显著降低插核手术贝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8.
翡翠贻贝血淋巴细胞亚群鉴定及相关免疫功能的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翡翠贻贝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拓展该贝类在环境免疫学中的应用,本研究调查了其血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各个亚群的相关免疫功能。结果显示,在翡翠贻贝的血淋巴中主要存在3种血淋巴细胞,包括粒细胞、半粒细胞(分大小2种)和透明细胞。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0.4%±8.4%,直径(7.49±1.32)μm,细胞内部充满颗粒;半粒细胞占34.6%±9.4%,直径(12.45±2.21)μm,内部含有部分颗粒,其中小半粒细胞直径(6.64±1.05)μm;透明细胞占15.6%±4.8%,直径(4.69±1.01)μm,细胞内部基本无颗粒。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粒细胞在吞噬作用上最为活跃,粒细胞和半粒细胞在非特异性酯酶和活性氧分子产量上没有差异,均高于透明细胞。透明细胞在吞噬活性、酶活性和活性氧分子产量上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类细胞,且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细胞。流式细胞术显示,在翡翠贻贝中,粒细胞是参与免疫防御的主要血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影响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重量性状的主要因素,建立壳形态性状对全重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香港牡蛎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不同规格(小规格1~15 g/只,中规格90~110 g/只,大规格165~270 g/只)香港牡蛎群体中随机取样,对其壳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和壳宽)及重量性状(全重)进行测量,并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规格香港牡蛎的壳长、壳高和壳宽3个壳形态性状与全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以壳高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是0.841、0.318和0.327.对香港牡蛎全重直接作用最大的壳形态性状是壳高,对应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16、0.379和0.613;对全重决定系数最大的壳形态性状也是壳高,对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66、0.144和0.376.以壳长(x1)、壳高(x2)和壳宽(x3)为自变量,全重(y)为因变量,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不同规格香港牡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小规格=0.175x1+0.243x2+0.250x3-10.259,R2=0.864;y中规格=0.252x1+0.219x2+0.244x3+56.667,R2=0.232;y大规格=1.262x1+1.129x2+1.807x3-118.236,R2=0.383.[结论]选育高产香港牡蛎时应以壳高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小规格和大规格香港牡蛎宜加强壳长的协同选择,而中规格香港牡蛎需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出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耐高盐品系,为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和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方法]以广西茅尾海海区野生香港牡蛎为亲本,采用♂:♀=1:3的交配方式建立30个香港牡蛎野生群体全同胞家系,比较各家系早期的生长性状差异,并对30个家系在高盐度(25‰~30‰)自然海域的生长和存活率进行监测,对香港牡蛎耐高盐性进行筛选.[结果]各家系间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幼虫培育过程中,至15日龄时以家系G1的壳高最大,家系I1的壳高最小,二者差异显著(P<0.05);以G为父本的半同胞家系存活率较低,均低于平均值(63.21%);而以D为父本的3个家系存活率较高,均超过71.33%.海区养殖期间,至60日龄时各家系均表现出较高的存活率,保持在90.00%以上;至120日龄时,除家系B1、B2、B3、E1、I1、J1、J2和J3外,其他各家系的存活率均为0;至300日龄时家系B1、B2、B3、I1、J1和J2的存活率在40.23%~60.32%.不同家系的壳高在相同日龄差异明显,养成期至300日龄时,家系B2的壳高最大,但与家系B1和J3的差异不显著;以家系E1的壳高最小.[结论]通过家系建立结合高盐海域养殖的方式筛选获得B1、B2、I1、J1和J2等优良家系,可为香港牡蛎耐高盐品系选育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