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末端酶,COX6A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核编码亚基之一。为丰富花鲈(基因及相关miRNAs在花鲈渗透调节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开展了花鲈cox6a基因的miRNAs,并对其与)。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两个花鲈在垂体、脑、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量较高,基因的miRNA:miR-30e-5p、miR-223、miR-200a-3p和miR-155-5p,但没有发现可能靶定基因以及miR-30e-5p、miR-223、miR-200a-3p都呈现显著差异表达,而miR-155-5p仅在适应高盐环境时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这表明,基因和4个miRNAs在花鲈的渗透调节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其中miR-30e-5p、miR-223和miR-200a-3p的表达趋势与cox6a2基因的表达调控。本研究为探讨花鲈适应不同盐度环境的渗透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法研究异噁唑草酮、莠去津、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等常用除草剂单用及混剂对苘麻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异噁唑草酮 75.98 g/hm2+莠去津 900.00 g/hm2混用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苘麻的抑制率最高,药后 14 d的鲜重抑制率为 91.61%,显著高于两种药剂单一使用的除草活性;苯唑草酮 20.20 g/hm2+莠去津 900.00 g/hm2混用进行茎叶处理对苘麻的抑制率最高,药后 14 d的鲜重抑制率为 91.20%,显著高于两种药剂单一使用的除草活性,所有处理对玉米生长无影响。除草剂混用对苘麻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单一除草剂,且达到除草剂使用减量增效的作用。因此,玉米 3~4叶期喷施异噁唑草酮 75.98 g/hm2+莠去津 900.00 g/hm2或苯唑草酮 20.20 g/hm2+莠去津 900.00 g/hm2组合在生产上能有效防除苘麻。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玉米田除草剂使用量,并提高杂草防效,本研究对前期筛选得到对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的椰子油进行桶混助剂的配方优化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椰子油桶混助剂的最佳助剂配方溶剂为正己醇,复配乳化剂Span-80∶Tween-80为1.40∶3.60。在温室试验中,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2种除草剂单剂的防治效果可提高11.24~49.35个百分点,对烟嘧·莠去津、硝磺·莠去津2种复配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可提高14.71~31.25个百分点,且除草剂减量后添加助剂与常量不添加助剂的杂草防效相当。在苯唑草酮和莠去津混用处理中,椰子油桶混助剂对药剂的增效作用比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助剂高2.33~6.99个百分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椰子油桶混助剂对烟嘧·莠去津、硝磺·莠去津等苗后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可提高8.46~13.5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添加椰子油桶混助剂后,除草剂减量处理的防效优于常量不添加助剂。综上,椰子油桶混助剂可达到除草剂减量增效、降低成本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农药助剂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表面积水深度对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YDRUS-1D模型,对积水入渗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积水深度变化对入渗的影响.采用土柱降雨入渗的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确定及验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进而,使用HYDRUS-1D模型模拟不同积水深度下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积水深度情况下,土柱表面入渗通量有较明显的差异,积水深每降低0.5 cm,同一时间相同观测点位置处土壤含水量减少1.2%~2.8%,当上表面水头逐渐增大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集我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主要养殖地区山东(青岛市和东营市)、浙江(宁波市)、福建(福鼎市、漳州市梅岭镇、漳州市桥东镇和漳州市东山县)、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的86尾个体作为实验对象,结合已报道的花鲈野生群体的遗传研究背景,通过ddRAD简化基因组测序对以上花鲈养殖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与遗传组分分析结果(最佳聚类K值为2)均显示,8个花鲈养殖群体与天津、烟台和文登的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小,表明我国花鲈养殖群体主要为黄、渤海种质来源。8个养殖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建漳州梅岭镇和桥东镇的2个养殖群体与其他养殖群体间出现显著的遗传差异,表明所检测的养殖群体内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从山东到广东(从北到南)的花鲈养殖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提供参考,为后续花鲈种质资源的保护、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丁香油和MS-222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丁香油和MS-222麻醉剂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83.3±7.8)g的大泷六线鱼幼鱼进行试验,根据大泷六线鱼被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整个麻醉过程分为10期,其中麻醉6个时期,复苏4个时期。结果表明:丁香油浓度在50~100 mg/L、MS-222浓度在50~70 mg/L时鱼体均可在3 min内入麻并均可在5 min内复苏;当丁香油浓度≥100 mg/L、MS-222浓度≥70 mg/L时,鱼体在麻醉液中浸浴15 min后部分鱼体出现休克死亡;用丁香油麻醉鱼时,整个麻醉过程中鱼体的呼吸频率呈下降趋势,而用MS-222麻醉鱼时,鱼体在达到4期阶段后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但仅见鳃盖后缘小幅度张合;鱼体进入深度麻醉以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鱼体复苏所需时间就越长,用丁香油或MS-222麻醉的鱼体可在空气中分别暴露7、5 min。研究表明,丁香油和MS-222均对大泷六线鱼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入麻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大泷六线鱼理想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