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作物   3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提供高产近交系的能力比较了小麦育种的两种选择程序:第一个程序。是根据杂交性状在F3代杂交种之间进行早代选择。第二个程序。把选择过程延长到F6代。F6是单粒传后代。在2年试验中,利用春小麦假系,对上述2种程序进行了评价。这些假系是由混合品种构成的。它能用于评估真实遗传参数。通过这种途径可以鉴定预测的准确性。在比较研究的第一年中,实际选择过程早已进行。在第二年中。分别根据F3和F6选择系对F  相似文献   
2.
在遗传变异的条件下,燕麦育种的持续进展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提高容重和籽粒重的改善。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对燕麦高容重(HT群体)进行3轮轮回选择的效率和籽粒重(HTG群体)的Smith-Hazel指数。轮回选择程序包括S0:1选系的互交,种植S0种子以产生S0:1系,以及S0:1系的大田评价。每轮选择要花1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每轮选择的各群体中鉴定了大约300个系。从每个群体中选取20个S0:1系。再开始  相似文献   
3.
把14个小麦基因型(11个四倍体和3个六倍体)同1个玉米杂交种F1进行杂交(玉米杂交种F1用作父本)。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3个重复。植株种植在可调控的温室条件下(日长16h.昼/夜温度为25℃/15℃)。为了提高胚成活率.用2.4-D(10mg/L)处理玉米授过粉24h的小麦穗。四倍体和六倍体的胚成活率为每100个授粉小花中成活2.09—26.76个胚.在所有的六倍体小麦基因型和11个四倍体小麦基因型中.有5个均获得了单倍体和双倍体植株.本试验的最重要之处是能够用四倍体小麦培育单倍体植株.其理由有二:第一.由于无效胚的形成和高比率的白化苗不能用于对四倍体小麦进行花粉培养.第二,到目前为止.尽管可以用四倍体小麦同玉米杂交产生胚.但不能产生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4.
5.
6.
对来源和特性不同的20个大麦品种,分别用20个赤霉病病原(fusarium)小种接种,再根据各品种的小花感病率来评价这些大麦品种的抗病性。同时,运用分散分析、聚合分析及回归分析来检验赤霉病菌的寄主-病原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由于供试材料(寄主)的抗性及病原物的致病力的变异很大,所以,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为非特异性变异。本试验也未观察到赤霉病菌发生小种分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把代表日本小麦系谱的6个小麦品种的染色体同标准品种“中国春”(CS)进行了比较,并把这6个小麦品种相互进行了比较;观察了21个品种间杂交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期Ⅰ的分裂表型。上述6个日本品种中有5个均具有1或2个同中国春有遗传关系的染色体易位,品种Shinchuunaga没有同中国春有遗传关系的染色体易位,农林29、Igackikugo Oregon和Shirodaruma各具有1个与中国春有遗传关系的易位,这些易位是相互独立的。Shirodaruma的易位发生在B组染色体之中,但农林29和Igackikugo Oregon的易位发生在A组和(或)D组染色体之中。Eshirmashinriki和Saitama27各有2套独特的易位,Igachikugo Oregon的易位涉及到与在小麦品种Saitama 27中观察到的2个易位中的1个相同的染色体,Shirodaruma的易位涉及到与Eshimashinriki的2个易位中的1个相同的染色体。总共观察到了7个交互易位。这7个易位涉及到9个不同的补体染色体。通过c-显带法表明,有一半的易位片段是B染色体组的。这些结果表明:许多日本普通小麦品种含有不同程度的染色体易位,而且易位的频率比预料的要高。因而,根据易位可把这些日本普通小麦品种至少分成6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小麦烘烤品质与已烷可提取游离类脂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利用柱式层析法可把这种游离类脂物(FL)进一步分离为非极性类脂物(FNL)、糖脂(FGL)和磷酸脂(FPL),FGL和FPL总称为全极性类脂物(FPoL)。在整整三年里,发现FL和FNL一直是与面包体积显著相关的两种组分,而极性组分的这种相关性一般不显著。为改变蛋白质的复杂效应实验而对有关数据进行校准。其结果导致了极性类脂物与面包体积之间的相关性变得高度显著。用蛋白质含量和类脂物组分作为变量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预测面包体积,这种方法可用于小麦品种的早代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酶连免疫吸着测定法(ELISA)来测定普通小麦Fukuho(简自Fukuhomugi)、阿尔泰黑麦Pilger及其杂交F_1(3个材料均于2-3叶期接种)叶片中大麦黄矮病毒(BYDV)含量。结果表明窄颖赖草(Leymus angustus)对BYDV具有免疫性和高抗性。在Fukuho中,该病毒显著增殖;在大田栽培条件下,Fukuho对大麦黄矮病表现为中等水平的耐性。单倍体杂交种F_1代“Fukuho×窄颖赖草”几乎同其野生亲本表现为相同的抗性,F_1在接种后的16 d内BYDV含量很低,再后就不含该病毒。窄颖赖草对BYDV具抗性及F_1杂交种也同样具有这种抗性特征,这一发现为扩大小麦的BYDV抗性基因库提供了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