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畦作与垄作相对照的方式,并对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大田5点取样法,从土壤水分变化、小麦地温变化及冬前单株生长性状等方面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垄作小麦茎蘖数比畦作条件下少96万个/hm^2,单株分蘖少0.4个,单株次生根多0.7条,最长叶鞘短3.5cm,平均叶片窄0.09cm,最长叶片长短0.85cm,单株叶面积减少69.6cm^2。垄作植株生长健壮,旺长不明显,而平作旺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小麦垄作的优势,从地块选择、整地起垄、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小麦垄作栽培方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济宁16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以[烟1934/82(4)046]F1为母本,[聊83-1/2114]F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2004-2005年气候条件对冬小麦苗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年济宁市小麦播种以来至2005年3月底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通过与历年对比的方式,分析了此期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济宁市小麦生长的影响。前期气候温暖,后期天气寒冷,越冬期温度骤降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使冬前小麦旺长现象明显,冬后小麦普遍受冻害,影响了返青后麦苗的生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济宁市1971~2000年来小麦生长期及其播种期内的气温、降水及其适播期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济宁市3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小麦播种期的影响。在历年小麦生长期和播种期内,温度均呈上升趋势;生长期内降水呈上升趋势,而播种期内降水却呈下降趋势;未来的10年,播种期在传统播种期的基础上,可推迟一周左右,即至10月12~14日,对小麦后期生长及产量提高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越冬期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冬后不同生长阶段小麦的系统调查研究,分析了济宁市2004年12月~2005年2月气候特点及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前期气温偏高,中后期气温偏低,整个冬季负积温较常年偏多,使小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主茎冻枯型冻害。不同主茎冻枯率小麦冬后生长发育差异不仅表现在单位面积穗数减少上,更主要表现在穗部性状和籽粒品质上。主茎冻枯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666.7m2穗数降低0.14万,穗粒数减少0.14粒,千粒重降低0.11 g,容重降低0.56 g/L,产量降低3.87 kg,从而使济宁市小麦的平均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进行冬小麦冬前生长盛期控旺防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山农664、PH3259在冬前生长旺盛期叶面喷施壮丰安,近根第5、6叶叶鞘长度缩短2.1~3.6 cm,叶片缩短4.9~7.5 cm,宽度增加0.2、0.3 cm,叶绿素含量提高11.68%~12.08%,单株干重增加12.5%、14.3%,有效减轻越冬期冻害,降低枯叶率,避免或减轻主茎受冻或分蘖节受冻,提高成穗率和主茎大蘖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降低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