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为实现小麦适期内播种和出苗,夺取高产高效,桐乡市从1995年开始开展套播小麦试验示范。几年来,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结果表明稳产高产,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8.6%,每667m^2省0.55个工。通过试验观察。明确套播麦适宜稻麦共生期7d左右,并配套麦肥同套、适量均匀播种、挖深沟渠防烂田,塄宽掌握2-2.5m等。  相似文献   
2.
徐建强 《现代园艺》2013,(23):81-82
住宅区绿化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绿地,对美化住宅区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阐述园林绿化的特性,分析住宅区园林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住宅区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大麦新品种"浙大9号"由浙江大学农学系和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共同选育而成,自2007年开始在桐乡市开展多点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多蘖大穗、适应性强、熟期适中、优质高产等特点。现结合多年栽培记载和调查材料,全面阐述了"浙大9号"的生育特点及经济性状,并针对品种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牡丹瘤点病的症状,病菌经PDA培养基培养,进行病原菌鉴定,引起该病发生的病原菌为瘤座孢菌(Tubercularia sp.)。  相似文献   
5.
秀水33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以单6号,丙98101//秀水994杂交育成的密穗型中熟晚粳稻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桐乡市作强化直播栽培,表现出熟期中熟偏迟、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其强化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为“施足底肥、适期早播、适度催芽、精细播种、分次轻搁、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  相似文献   
6.
杂交粳稻秀优5号直播栽培,表现感光性强,中熟偏迟、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增产潜力大,以适期早播、稀播保全苗,前促、中控、后稳施肥,浅露搁活、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7.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新近育成的(110A×XR69)杂交粳稻新组合,我市从2002年开始引种,2003~2006年逐年扩大示范,经5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杂种优势较强、优质超高产、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等特点,为加速该组合在当地的示范与应用,特开展了该品种生育特性及高产攻关、高产途径等多项试验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显微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秆锈菌在感病寄主上发育过程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成,附着胞的形成和气孔下囊的分化,初生侵染菌丝和次生侵染菌丝的形成和生长,吸器母细胞和吸器的形成,夏孢子床和夏孢子堆的产生。小麦秆锈菌菌丝沿着细胞壁生长和蔓延.菌丝顶端细胞原生质稠密,代谢旺盛;吸器母细胞形成在细胞壁周围,吸器产生在细胞里面,呈指状,吸器外同和细胞膜区域有吸器外问质的存在。小麦秆锈菌发育早期,小麦细胞一直保持正常;而在发育后期,小麦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不同组分诱芯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甜菜夜蛾不同组分配比诱芯A、B、C、D、E型,并以测报灯为对照,开展了诱捕甜菜夜蛾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以甜菜夜蛾C型诱芯诱捕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A型、E型诱芯和测报灯诱捕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位居第二,以B型诱芯诱捕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单季晚稻强化栽培的生育特性表现及高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实行强化栽培具有早栽早发 ,有效分蘖期长 ,单株分蘖多 ,根系发达等个体强化特征特性 ,其高产途径是强个体、适群体 ,争大穗 ,夺高产 ,是传统穗粒兼顾高产途径向大穗更高产途径改进的新型技术 ,不仅增产潜力大 ,而且省工节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