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2篇
  22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1961—2018年新疆夏季高温日数的气候特征分析,新疆夏季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型可以分为全疆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东西反相型。全疆一致型分布为新疆夏季高温日数的主要空间分布形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一致增多的突变;南北反相型的分布在21世纪是多发的;21世纪以来,东西反相型多表现为偏西地区高温日数偏少、偏东地区高温日数偏多的分布特征。与3类分布型显著相关的环流场关键区域均位于中低纬度,当南亚高压偏强且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北时,夏季中低纬度尤其是30°~50°N位势高度明显升高,有利于新疆高温日数偏多。对于位于中纬度的新疆区域,从高度场的合成和温度平流的分析来看,厄尔尼诺事件不利于新疆夏季高温日数的偏多。  相似文献   
2.
城市植物群落的动态特征是城市绿地科学营建与管护的重要依据。文章以1999年营建的上海申纪港段环城绿带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1年、2011年和2021年对绿地内8个植物群落进行3次动态变化调查分析,探讨新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对人工干扰的响应,以期为城市绿地科学管护和植物多样性保育提供借鉴。结果表明:2001—2021年,总体物种数量变化较小,3次样方调查到植物分别为72、72、78种,乔木种类增加7种,主要以灌草层更新苗为主;2011年各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2021年除日本晚樱群落外,乔木层多样性均降低,大多数群落灌木层在2011年后被清除,草本层多样性较高,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多以乔草或乔灌结构为主,乔木层大多为单一种或显著优势种;人工干预影响植物群落自然发育过程,林下清除自生植被、引种植物和密植地被等人为干扰措施导致林下植被自然发育和自我更新被抑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光、风、气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光、风、气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及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增加了作物的边行效应,有效地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大了叶面积系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在风速增加,CO2供应充足条件下,带型配置为2:3、2:4,玉米密度为42000~54000株/hm2的处理中,光能利用率较高;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中由风、光、气所形成的特有的农田小气候环境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获取的1990、2000、2006年的遥感图像,调查南沙的土地利用状况及1990-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并以此作为开展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基础,建立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分析用地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南沙土地覆被类型以耕田、水体为主。在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急剧增加,农用地、林地、水体面积相应迅速减少,林地和水体在研究期间有明显的变化波动,更突出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快速复壮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小斑病 (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引起该病的玉米小斑病菌 (Bipolarismaydis)存在T ,C ,O三个生理小种。其产生的Hm 毒素在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发现本实验室保存的C小种菌株无论是产孢量还是致病力方面 ,在PDA培养基上连续继代培养后 ,均存在退化现象。在此将介绍快速使C小种菌株复壮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培养基的制备PDA培养基 :称去皮马铃薯 2 0 0g ,加水 10 0 0mL ,煮沸 2 0min ,过滤 ,加水…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并指出其运行的实践意义。然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等制度安排形式做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基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稻田免耕种植马铃薯4种处理:即“干、湿稻草覆盖方式”、“种薯催芽与不催芽”,讨论出苗情况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干稻草覆盖催芽后的种薯出苗率高、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β珠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20bp长的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鲤(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c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5种鲤形目鱼的β珠蛋白基因cDNA。结果表明,克隆的5种鲤形目鱼的β珠蛋白基因cDNA全长为441bp。但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却有较大的差异,鲤和泥鳅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7.93%,而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相似性最小,仅有80.68%,其余的相似性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化美洲黑杨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陈颖  田颖川 《林业科学》1995,31(2):97-103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美洲黑杨叶片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并利用Horsch等人1985年发明的叶盘法,将分别带有嵌合基因NPTII和1.8kb或2.1kb Bt.基因的土壤杆菌LBA4404与美洲黑杨叶片共培养。采用30mg/l和50mg/l两种浓度的卡那霉素筛选转子,约28天左右的时间,有不定芽从外植体切口处形成。两种卡那霉素浓度下共形成275个伸长芽,存活了187株。这187株分别进入卡那霉素30mg/  相似文献   
10.
从转基因大豆油看中国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