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空气凤梨对温度逆境的交叉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北方园艺》2015,(10):82-86
以硬叶空凤(Tillandsia stricta‘Hard leaf’)与贝可丽空凤(Tillandsia brachycaulos‘Multiflora’)为试材,研究了温度逆境处理对空气凤梨形态变化及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空气凤梨对低温和高温均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5℃低温和45℃高温条件下,2种空气凤梨失绿、萎蔫,说明这2个温度已达到或超过空气凤梨生长的临界温度。但是,不论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2种空气凤梨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等产生相似变化,暗示它们对2种相对立的胁迫环境(低温与高温)具有相似的抗性机制,即交叉适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主要玉米产区山东省17个地区的玉米须和叶片滞留细颗粒物(PM_(2.5))的能力,并与当地常规大气PM_(2.5)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利用当地农作物资源进行大气颗粒物生物监测的可能。结果显示:山东沿海地区大气PM_(2.5)浓度明显低于内陆地区,与之对应的是,玉米须上PM_(2.5)含量低的地区也位于沿海,而利用玉米叶的监测无此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叶片上PM_(2.5)含量与大气中PM_(2.5)浓度无相关性,而玉米须上PM_(2.5)滞留量与大气中PM_(2.5)月平均浓度和雨后平均浓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玉米须可有效地、较长时间地滞留细颗粒物。研究表明,玉米须上PM_(2.5)的量不但能反映大气PM_(2.5)的污染程度,还能反映大气PM_(2.5)的污染分布,利用玉米须来监测大气PM_(2.5)的污染状况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四川黄龙杓兰属植物资源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68-5469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共有杓兰属植物10种,其中无苞杓兰、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离萼杓兰的数量均大于1000株,但其他6种杓兰数量很少。因此,应根据不同杓兰属植物的现状制订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繁育系统试验表明,所有杓兰都是自交亲和物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成功结实。这就启示在对杓兰本身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其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4.
空气凤梨对气体污染物的监测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凤梨是一类生长在空气中、不需要土壤的特殊植物。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全部来自空气,因此也能够同时吸附或吸收大气降尘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从而成为有效的监测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和去除环境污染的修复植物。文章综述了空气凤梨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大科之一,也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更多被认为是适应于多样化的特化传粉者的结果,但目前大多数措施仍只对兰科植物本身或其栖息地进行保护,而很少考虑其传粉系统.实际上,兰科植物既是资源限制物种,也是传粉者限制类群.兰科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是一种极不对称的关系,兰花对其传粉昆虫的依赖远远大于传粉昆虫对兰花的依赖.因此在对兰花本身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要重视对兰花一传粉者这一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