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新高脂膜与1.1%苦参碱可溶液剂复配顺垄灌根防治韭蛆,试验结果表明,新高脂膜500倍液与苦参碱200倍液复配后,药后21d防效达到90%,可较好地控制韭蛆危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臭氧水防治韭蛆的应用效果效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蛆对韭菜危害严重,防治困难.本试验采用6mg/kg臭氧水灌根,第2次药后14d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表明臭氧水对韭蛆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德州市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钾肥对薄皮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甜3号薄皮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硫酸钾施用水平对薄皮甜瓜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225 kg/hm2内,薄皮甜瓜果实可溶性糖、VC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综合品质明显提高。本试验条件下,露地薄皮甜瓜钾肥(K2O)用量以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登海618为试材,常规等行距种植方式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宽窄行种植、行间错位,比较研究宽行窄幅错位密播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行窄幅错位密播种植方式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密度为86 625、101 055株/hm~2时叶片后期衰老缓慢,维持较高净光合速率的时间较长,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较多,各器官干物质运转率和对子粒贡献率较高。Richards模型解析表明,宽行窄幅错位密播种植方式下密度为86 625、101 055株/hm~2时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较早,起始势和最大灌浆速率较高,子粒灌浆活跃期和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均偏低,植株空秆率较低,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5.61%、12.29%。密度为101 055株/hm~2时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均比对照偏低,较高的有效收获穗数足以弥补劣势,使子粒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西瓜果实甜度下降、品质变劣是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对西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西瓜育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质资源是决定育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准确描述西瓜种质资源的相关品质性状,是西瓜品质育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Biolog检测法研究了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秸秆还田(RS)和膜下滴灌(DI)等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RS处理最高,CK最低。微生物培养72 h代谢旺盛,各处理AWCD值在0.494~0.881之间,其中RS处理AWCD值较CF显著增加,是CF的1.3倍;DI处理AWCD比CF略低,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不同,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以CF最低,通过秸秆还田调控土壤C/N和滴灌措施对习惯施肥模式进行改进,两指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发生分异,秸秆还田处理分布于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4.91~5.50之间;其他处理分布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3.26~-0.18之间。与CF相比,RS和DI处理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变化。多样性指数中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与黄瓜产量、果实可溶性糖、Vc含量成正相关,其中S与黄瓜果实Vc含量的相关系数达0.692。综合考虑,秸秆还田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较滴灌措施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德州地区设施栽培用的小西瓜品种,以引进的京颖-6、早春红玉、金麒麟、小兰、黄晶5个新品种和红灵(对照)为试材,比较了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京颖-6和红灵果实发育期最短,为29 d,且其生长势、抗病性、耐贮运性和产量优于对照红灵;黄晶的果实发育期为30 d,且其单瓜质量和667...  相似文献   
8.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用Biolog检测法研究了不施肥(CK)、习惯施肥(CF)、秸秆还田(RS)和膜下滴灌(DI)等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RS处理最高,CK最低。微生物培养72 h代谢旺盛,各处理AWCD值在0.494~0.881之间,其中RS处理AWCD值较CF显著增加,是CF的1.3倍;DI处理AWCD比CF略低,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不同,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以CF最低,通过秸秆还田调控土壤C/N和滴灌措施对习惯施肥模式进行改进,两指数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发生分异,秸秆还田处理分布于第1主成分正方向,得分系数在4.91~5.50之间;其他处理分布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得分系数在-3.26~-0.18之间。与CF相比,RS和DI处理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变化。多样性指数中优势度指数(Ds)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与黄瓜产量、果实可溶性糖、Vc含量成正相关,其中S与黄瓜果实Vc含量的相关系数达0.692。综合考虑,秸秆还田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较滴灌措施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干辣椒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干辣椒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德州市种植干辣椒历史悠久,现已发展成为德州市特色产业,干辣椒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近些年来,由于栽培技术落后以及重茬连作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北方春甘蓝在蔬菜供应紧张的春夏之交上市,不仅能缓解蔬菜供应矛盾,还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市民和菜农的欢迎。由于近年来育成的春甘蓝品种较多,各个品种的地域性和适应性有所差异,盲目选种会影响产量,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