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6篇
  5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坝上草原羔羊肥育及屠宰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24只5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按体重大小分成3组,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牧条件下。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的精料能显著(P<0.05)提高日增重,试验结束后,分别选用4只8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肥育羊进行屠宰试验,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肥育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补饲能极显著地(P<0.01)提高胴体重,同时,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甘蔗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中几种常用遗传标记的历史发展阶段、应用概况与新近研究进展.探讨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甘蔗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蔗是异源多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多、体积小,染色体制片困难,导致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缓慢。以分裂旺盛的甘蔗根尖为材料,对不同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染色方法等各技术环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于15:00进行采样,饱和对二氯苯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室温预处理4~4.5 h,1 mol/L HCl与45%乙酸等体积混合液于60℃水浴锅解离8 min后,用改良苯酚卡宝品红进行涂片滴染,所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内使用BTH和Harpin两种物质,分别以50mg·kg-1和100mg·kg-1两种浓度喷施于甜瓜幼苗第1片真叶,对甜瓜植株进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甜瓜植株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诱导。结果表明:BTH和Harpin均能诱导甜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处理后第7天,几丁质酶活性达到顶峰;β 1,3 葡聚糖酶活性第5天达到最大值,随后两种酶活性开始下降;BTH和Harpin在诱导酶活性的速度和幅度上,有相同之处。诱导酶活性的效应可以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传导给其它未经处理的甜瓜组织,诱导其它组织中几丁质酶和β 1,3 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一些居住区的水景设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点状空间的水景、线状空间的水景、面状空间的水景在居住区中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区的"楚风小区"、"常青花园"两个居住区的水景设计作出了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6.
甘蔗野生资源对蔗茅柄锈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人工接种喷雾法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31份甘蔗野生资源材料进行了抗蔗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 Padw et Khan)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1份材料中,高抗材料19份(61.3%),抗性材料3份(9.68%),中抗材料6份(19.36%),中感材料3份(9.68%)。其中斑茅种对蔗茅柄锈菌的抗病性较强,细茎野生种抗病性较差,较易感锈病。  相似文献   
7.
分别选用 2 4只 5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 (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 )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 ,按体重大小分成 3组 ,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放牧条件下 ,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的精料能显著 (P <0 .0 5)提高日增重。试验结束后 ,分别选用 4只 8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肥育羊进行屠宰试验 ,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肥育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补饲能极显著地 (P <0 .0 1 )提高胴体重。同时 ,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小麦产量的逐渐增大,以及W T O的加入,进口小麦涌入带来的冲击,使得小麦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时,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用量不断增大,制造淀粉和赖氨酸也消耗掉大量的玉米,以前主要用作能量饲料的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用小麦逐步取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补偿性生长被定义为:在一定种类的动物中,与动物的年龄不相称的非正常的快速生长。在动物生产上,大多典型的控制饲养的研究是涉及牛和羊的。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补偿性生长的作用机制。一个是“中枢控制”假说,该假说认为动物体对于特定年龄所对应的相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比较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丙二醇对产后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处于围产前期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设置丙二醇组(基础饲粮+0.5%丙二醇制剂)和纤维素酶组(基础饲粮+0.1%纤维素酶制剂),测定产后第1、20、40、60和100天奶牛能量负平衡相关血清指标、尿液酮体的浓度。结果表明:在产后第1天丙二醇组血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产后第1、20、40和60天,丙二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液酮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0天显著低于纤维素酶组(P<0.05);甘油三酯等与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血清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以丙二醇组更好。综上,饲粮添加丙二醇及纤维素酶对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以添加0.5%丙二醇制剂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