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芦苇和美人蕉及薄荷用作人工湿地植物对中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芦苇、美人蕉和薄荷为植被,构建潜流人工湿地植物床,研究这3种植物对中水中的氮、磷和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①芦苇组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85.43%,芦苇组和美人蕉组对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各测定时间的平均值,下同)都大于薄荷组和对照组,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表现为芦苇组(76.30%)、美人蕉组(76.19%)、薄荷组(61.60%)、对照组(46.99%)依次减小;②薄荷组对总磷和活性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11%、71.89%,是3个试验组中去除率最高的,其次是美人蕉组;③3种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相近,都大于对照组,其中美人蕉组的去除率最高,最高可达77.76%。  相似文献   
2.
以粗炉渣、石灰石、卵石、煤矸石和碎石、粗砂作为基质材料,按不同配比分成四组,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以经过二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湿地进水,结果显示:(1)四组出水氨氮、磷、pH、溶解氧浓度显著降低,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0.05)。其中,氨氮含量由进水的5.34mg.L-1分别降为0.95mg·L-1、1.60mg·L-1、0.83mg·L-1、1.04mg·L-1,第一组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第二组去除效果较差;四组出水亚硝酸盐平均含量为0.59mg·L-1、0.44mg·L-1、0.44mg·L-1、0.57mg·L-1,都高于进水组的0.06mg·L-1;磷含量从进水的1.14mg·L-1降至0.05mg·L-1、0.06mg·L-1、0.11mg·L-1、0.07mg·L-1,第一、二、四组对磷去除效果相近,第三组效果最差。(2)试验出水养殖的红鲫、长尾鲫鱼和孔雀鱼,其成活率都达到94%以上;孔雀鱼都能正常的繁殖,且幼鱼的成活率达到83%以上。本研究结果对人工湿地基质的选择及中水处理后作为生态渔业用水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池塘养鱼废水为进水,引入三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藻类总体的去除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月份人工湿地对藻类的总体去除效果最好,可达到89.61%。湿地对蓝藻的去除率为76.92%-93.77%,对绿藻的去除率为77.50%-89.81%,对硅藻的去除率为83.40%-92.3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53%、83.32%和87.53%。这表明湿地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为硅藻>蓝藻>绿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