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荷斯坦牛部分乳房结构特性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规模化场奶牛乳房结构部分性状进行评价和测定,旨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现场评价和测定我国北方6个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牛的乳房均衡(2 030条)、乳头长度(1 551条)和乳头位置评分(分前、后乳头,2 839条),使用SAS 9.2 GLM过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上述3个乳房性状的因素,同时分析3个单项性状对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和胎次对3个乳房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前、后乳头位置和后乳头长度对校正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校正日产奶量与前乳头位置评分值呈正比,与后乳头位置评分值呈反比;前乳头位置和长度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体细胞评分随前乳头位置评分的增大而减小;5~5.5 cm的乳头长度对于校正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都最佳。本研究结果为通过乳房性状选择、淘汰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乳房健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一种严重危害奶牛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BVDV感染牛后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即一过性感染(TI)和持续性感染(PI)。BVD在牛场的流行,可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牛群健康状况,对奶牛的影响可表现为流产、胎儿畸形、腹泻和免疫抑制等。怀孕母牛在特定妊娠阶段感染BVDV后,可娩出PI犊牛,部分PI犊牛能像正常犊牛一样生长发育至成年,但其生长发育状况和繁殖性能较同龄健康牛差异十分明显。为评价BVDV对后备牛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的影响,笔者采用ELISA方法检出北京地区28个规模化奶牛场141头BVDV-PI牛,并与同龄健康牛生长发育及繁殖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BVDV-PI后备牛各月龄段的体高、体重均低于健康后备牛,其首次输精日龄、配准日龄、耗精量明显高于健康后备牛,而一次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健康后备牛。数据显示,BVDV严重影响后备牛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荷斯坦牛初产日龄遗传评估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通量SNPs测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奶牛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探索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测序芯片的结果,通过DMU(v 6.0)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的动物模型对北京地区2001-2011年10年间19 11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初产日龄记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应用PLINK(v 1.07)将大群估计的2 172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初产日龄性状的育种值(EBV)作为表型值,进行基于无关群体设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全基因组水平的Bonferroni校正,共检测到1 700个SNPs与初产日龄显著相关。选取P值达到10-15的43个SNPs进行初步分析,其中12个位于X染色体上。显著SNPs上下游200kb范围内存在KLHL4、TRAM1、TRAM2、ZNF438、MATK等繁殖障碍疾病相关基因。7号染色体1 Mb(20.42~21.52 Mb)区域内多个SNPs位点与初产日龄显著相关。这些基因和区域可以作为影响初产日龄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区域,为揭示奶牛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积累了素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一步法RT—PCR对28个牛场共计50份大缸奶样进行了BVDV核酸检测。在与全群抗原检测结果对比后发现.9个已知存有PI牛的泌乳牛群,其大缸奶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其余41个已知无PI牛的泌乳牛群.除1个因为存在急性感染牛造成阳性结果外,其余40个均为阴性。由此可见,本方法对与泌乳牛群内是否存在PI牛可以做出准确判断,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阳性预测结果可信度为0.9(9/10),阴性预测结果可信度为0.98(40/41)。此外.针对50个大缸奶样进行的抗体检测表明,对于已感染牛场,泌乳牛群是否存在PI牛,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异(OD1.12±0.12vsOD1.34±0.23,P〉0.05)。实验室条件下,本试验使用的RT—PCR方法对于阳性乳的最低检出限为50uL/头,因此理论上,最多可从1000份样品中检出阳性乳成分(总体积为50mL)。综上可知,本试验确立的RT—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对泌乳牛群是否存在PI牛进行准确预测,相比大缸奶抗体检测更具实际指导意义,联合ELISA—Ag使用时还可大幅度降低泌乳牛群BVDV清除计划的检测成本,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某牛场977头牛采用抗原捕获ELISA方法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牛的筛查,共检出8头阳性牛,其中后备牛7头、成母牛1头。在后续新生犊牛检测中检出1头阳性犊牛。后备持续感染牛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配种延迟,与国外报道一致。以抗原检测为手段的持续感染牛的清除计划,可用于奶牛场病毒性腹泻的清除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对奶公犊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究蒸汽压片玉米和膨化大豆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日龄内吃足初乳的健康荷斯坦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3头,分别为代乳粉组(Ⅰ组)、50%代乳粉+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Ⅱ组)和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混合精料组(Ⅲ组).1~30日龄,3个组均饲喂鲜奶,30日龄后备组逐步替换成试验日粮,150日龄时屠宰,并测定屠宰性能.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1~90 d 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但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大,Ⅱ组和Ⅲ组的日增重与Ⅰ组逐渐接近并最终超过Ⅰ组,150 d试验结束时,Ⅰ、Ⅱ和Ⅲ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30.18、225.10和229.45 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各屠宰指标与Ⅰ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Ⅲ组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有高于Ⅰ组的趋势(P<0.1);饲料成本分析表明,Ⅲ组的饲料成本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蒸汽压片玉米及膨化大豆可以替代代乳粉饲喂断奶后犊牛,并能增大眼肌面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比较了立砖地面与黄土地面运动场的饲养效果。结果显示,立砖地面运动场组奶牛的产奶量、泌乳持续力、高峰奶量都优于黄土地面运动场组,而体细胞数与体细胞线性评分明显低于黄土地面运动场组。试验结果表明,立砖地面的运动场舒适度明显优于黄土地面,对于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与奶牛福利的提高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评定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呼吸评分和流涎指数,将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划分为热应激耐受组(2 271头)和热应激易感组(2 024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考虑场、胎次和泌乳阶段等因素,比较热应激期奶牛直肠温度差异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应激耐受组奶牛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热应激易感组(P0.05);在非热应激期(5月),热应激耐受奶牛与热应激易感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接近,热应激耐受奶牛的较低(低0.68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7~8月),两组奶牛产奶量均有下降,热应激耐受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下降幅度(与5月相比)低于热应激易感组,尤其是在热应激最严重的8月(下降幅度分别为18.06%与23.01%)。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环境下通过呼吸评分与流涎指数可有效判断奶牛的耐热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评价及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量化奶牛热应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的损失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淘汰原因与淘汰时泌乳天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奶牛场每天重点关注的是泌乳牛、在群牛,往往忽略了淘汰牛,然而淘汰牛在牛场饲养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改善牛场管理的重要信号之一。本研究对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2 728头淘汰牛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淘汰牛的疾病效应对淘汰时泌乳天数有极显著(P<0.0001)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分析了各种疾病淘汰时的泌乳天数分布。这些研究结果将对奶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TMR粒度对奶牛健康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200头奶牛进行配对试验,饲喂不同粒度的相同日粮,采集粪样、记录干物质采食量、收集DHI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TMR粒度较大的试验组奶牛日粮消化率较高,产奶量及乳脂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