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饲料纤维的阳离子交换量分析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一种测定植物性纤维饲料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化学分析测定新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了28种饲料的阳离子交换量。结果表明:用稀土元素镨(Pr)测定饲料的CEC值的最佳标准条件是:准确称取样品0.5g,用0.1M醋酸稀土溶液10mL,在pH为7.0和温度为39℃的条件下反应24h,在样品冲洗中每次用40mL双蒸水冲洗4次(计200mL)。每一样品均进行双重复测定(并以0.5M醋酸作空白对照),比色测定的最佳波长是444.2nm。用此方法测定CEC值,具有简便易行、快捷准确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油菜品种湘油420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5%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1125~4500kg/hm2)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养分积累的影响,以常规施肥,即化肥不减量且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从而提高油菜产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经济效益仅在有机肥用量较低时(1125kg/hm2)有所增加。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FFP)处理增产25.2%~78.5%,比化肥减量25%未配施有机肥(F75%)处理增产43.9%~105.1%;根据有机肥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化肥减量25%时仅配施675kg/hm2有机肥可弥补因化肥减量带来的产量损失。与FFP和F75%处理相比,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处理均显著增加油菜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化肥减量25%配施1125kg/hm2有机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5789元/hm2,比FFP处理增加74元/hm2,比F75%处理增加519元/hm2。综上可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促进养分积累和油菜生长,提高菜籽产量,通过配施有机肥可实现化肥减量25%的目标,且本区域有机肥配施的适宜用量为1125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客土修复砷污染土壤的长期效果,在农业农村部岳阳农业环境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设计了客土与污染土壤不同混合比例的微区试验,研究了混合比例对土壤砷含量及油菜生长、吸收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土降低了污染土壤的砷含量,且土壤有效砷含量的降幅与客土比例显著相关,油菜各部位对砷的吸收量随客土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客土比例为40%时,油菜茎叶和籽粒的生物量最高,分别比污染土中增加了7.8%和12.8%,且根、茎叶和籽粒的砷含量分别比污染土中降低了67.4%、68.4%和82.2%。随客土比例的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呈增加趋势,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则呈降低趋势。根据本研究结果,客土比例对土壤有效砷及pH、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合适比例的客土能促进油菜生长并大幅度降低油菜的含砷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九香止泻片对湿热型泄泻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肠道水通道蛋白4(AQP4)、cAMP 依赖 性蛋白激酶(PKA)与环腺苷酸(cAMP)的影响。方法4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 哌丁胺对照组,每组10 只, 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或蒸馏水连续灌胃7 d,腹腔 麻醉取血处死后取结肠组织测定大鼠肠道AQP4、PKA 表达与cAMP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肠道AQP4、 PKA 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cAMP 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九香止泻片组和盐 酸洛哌丁胺对照组肠道AQP4、PKA 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cAMP 含量显著增加(P<0.05); 九香止泻片组和盐 酸洛哌丁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 信号通路调控湿热 型泄泻IBS 模型大鼠肠道中AQP4 的表达进而改善腹泻症状,是治疗湿热型泄泻IBS 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
6.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株两优819和中嘉早17为早稻材料,泰优390和湘晚籼13为晚稻材料,设置不施氮常密(CK0)、不施氮高密(CK1)、常氮常密(D0N0)、低氮高密(D1N1)4种氮肥密度组合,研究低氮密植对机插早、晚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0N0相比,D1N1更有利于构建水稻优良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分蘖数和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含量,且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等群体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D1N1协调穗数与粒数的矛盾,提高群体总颖花量,维持结实率和千粒重,保持产量稳定;D1N1还可提高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但对氮收获指数影响较小。低氮密植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因品种、稻季和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一定的减收风险。综合考虑,低氮密植可兼顾水稻产量的稳定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且氮肥投入的减少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化肥合理减施将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耕地健康发展。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棉花季N:390 kg/hm2,P2O5:105 kg/hm2;油菜季N:180 kg/hm2,P2O5:54 kg/hm2)为对照,研究洞庭湖区域旱地棉花—油菜轮作下氮磷肥减量(10%、20%、30%)对作物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磷肥减量10%、20%对作物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显著减少旱地氮磷径流损失;养分流失以棉花季为主,且棉花花铃期为关键时期。氮磷肥减量20%处理氮、磷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5.41、12.23个百分点(棉花季)和10.91、11.91个百分点(油菜季);氮磷肥减量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为0.69~5.48 kg/hm2、0.08~0.24 kg/hm2(棉花季)和0.17~0.34 kg/hm2、0.05~0.11 kg/hm2(油菜季),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5.94%~31.20%、12.80%~44.02%(棉花季)和18.88%~37.61%、10.18%~24.85%(油菜季)。综上,在本研究所设肥料减量范围内,氮磷肥减量20%处理能稳定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秦香止泻方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及冰醋酸致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1)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灌服碳末,处死动物观察小肠碳末推进率:(2)将50只SPF级昆明小鼠分组给药方法同(1),给药后腹腔注射2 mL冰醋酸,观察第1次扭体时间和30 min内各组小鼠扭体次数。结果 (1)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组比较,小肠推进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肠康片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疼痛潜伏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体次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秦香止泻方中、高剂量组与肠康片组比较,疼痛潜伏时间延长,扭体次数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香止泻方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抑制及推进作用;秦香止泻方低、中、高剂量组与肠康片组比较,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提示秦香止泻方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洞庭湖区典型沟塘反硝化脱氮规律,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采集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沟塘上覆水样及表层柱状沉积物,通过近似原位的培养方法并结合膜进样质谱法测定了不同沟塘的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沟塘反硝化速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反硝化速率范围为22.10~238.02μmol·m–2·h–1,均值为91.12μmol·m–2·h–1,春、夏季节的反硝化速率大于秋、冬季节。不同类型的沟塘反硝化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农沟>支沟>池塘>干沟,有植被沟渠>无植被沟渠。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表明,水体中硝态氮(NO3--N)浓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及沉积物中DOC含量均会对反硝化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中水体NO3--N浓度是反硝化作用的最主要限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沟塘湿地可去除33.44%的水体氮负荷,从而大幅减少了向下游水域输入的氮污染风险,这对于缓解洞庭湖流域面源污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