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BF是一类植物特异性、具有多种功能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将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的ClCBF1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4个转基因株系经过抗性筛选和RT-PCR验证,对其中表达量较高的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mmol·L~(-1)甘露醇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2.0倍和1.2倍,在150mmol·L~(-1) NaCl培养基中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平均为野生型的1.1倍和1.4倍;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成活率高于野生型,并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P0.05)。说明ClCBF1基因在拟南芥受到干旱和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温度对毛酸浆花芽分化的影响,以‘大黄菇娘’毛酸浆品种为试验对象,在花芽分化期分别设置27℃/20℃(CK)、23℃/16℃(T1)、31℃/24℃(T2)和35℃/28℃(T3)4个不同温度处理,研究毛酸浆花芽的形态分化过程变化及花芽分化进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T1)和CK处理条件下,毛酸浆花芽分化进程基本相同;而高温处理(T2和T3)的花芽分化启动时间较CK处理提前,且在5L期花芽分化已达50%及以上,高温处理下的萼片原基分化不能形成闭合的套状结构,后期表现为果实裸露在宿存花萼的外部;CK和T1处理的果实均是正常果,但高温处理下畸形果比例达到50%以上。不同处理在3L期全氮含量表现为T3<T2<CK<T1,且T2和T3处理在3L期的全氮含量分别比CK处理降低30.7%和40.1%。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3L期达到最高值时表现为T3>T2>CK>T1。高温处理下的S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并且在4L期SOD活性分别比CK处理提高24.5%和25.9%。高温处理下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表现为T3>T2>CK。随着分化进程,高温处理下ABA、IAA、ZR和GA3含量在3L期达到最高值,而低温和CK处理在4L期才达到最高值;其中在3L期,T2和T3处理IAA含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31.5%和62.5%,GA3含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107.4%和87.9%,T2和T3处理的ABA/IAA、ZR/IAA比值均低于CK处理;在毛酸浆花芽分化过程中,T1处理的ABA/GA3比值高于其他3个处理,与CK相比提高24.1%~37.8%。CK条件下,毛酸浆在3L期积累了大量的可溶性糖和果糖,其中可溶性糖分别比T1、T2、T3处理提高75.8%、33.6%、16.8%。综上可知,不同温度处理会影响毛酸浆的花芽分化,高温能够促进激素合成,影响氮含量和可溶性糖、果糖的积累,调控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毛酸浆的花芽分化,但会导致畸形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两个品种‘紫妍’和‘纽9722’带腋芽的无菌茎段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诱导叶片分化、茎段增殖以及继代生根,进行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建立。结果表明,利用2%NaClO对‘紫妍’和‘纽9722’适宜消毒时间分别为6、8min;诱导‘紫妍’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mg·L-1+NAA 1.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分化率为92.22%,出芽数为7.60;‘纽9722’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mg·L-1+NAA 0.5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但分化率仅为45.59%;‘纽9722’茎段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1+NAA 0.5mg·L-1,增殖系数高达10.05;‘紫妍’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1/2 MS+NAA 0.2 mg·L-1,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为15.50;‘纽9722’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 0.3mg·L-1,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为14.87,移栽成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