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磷肥后效及其土壤无机磷形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a5季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一次性施P2O575,150,300kg/hm^2,后效至少保持4a5季作物,其累计增产分别是首季肥效的1.54倍,1.77倍和2.30倍,磷肥量计利用率分别为24.8%,14.3%,12.5%,是首季利用率的2.1,2.3,2.9倍,在试验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含量以磷酸钙盐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和全磷总量的77.2%和66.5%,作物 相似文献
2.
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水肥效应耦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无底铁框作微区,选择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P)和施氦量(N)进行水肥效应模拟研究,得出冬小麦产量(Y)与降水量和施氮量的关系为Y=2505.6713+5.3422N-0.0251N2+24.3482P-0.0325P2+0.0074NP.水肥耦合方程为Nc=73.4805+0.2325P.当降水量由160mm增至400mm时,最高产量由5993.93kg/hm2提高到7710.39kg/hm2,最高产量施氮量Nmax由126.51kg/hm2增至165.48kg/hm2,经济施氮量Nopt由78.60kg/hm2增至107.12kg/hm2,Nc值则由110.55kg/hm2增至166.50kg/hm2.在降水量小于400mm时有Nopt < Nc < Nmax成立,且Nopt与Nc差值较大,说明旱塬地区单以经济施氮量为施肥标准不能充分发挥降水的增产潜力.提出了以上壤水肥宏观调控的原则,编制出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合理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油,早熟,丰产油葵杂交种A15是甘肃省农科院从法国引进,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早熟,丰产,耐盐碱性强,含油率高。在1999-2001年的多点试验中,折合产量2899.5-4990.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70%-56.40%。籽仁含油率64.03%。籽实(带壳)含油率52.93%,较抗霜霉病,锈病及白粉病,适宜在我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与大多数中低秆作物间作套种,或在我省陇东,陇南等热量充足的地区复种,也适宜在内蒙古,宁夏,山西,新疆等油葵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5.
陇东旱塬土壤施肥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旱塬覆盖黑垆土上5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随施用年限延长,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单施氮肥易造成土壤磷失调,单施磷则造成氮失调;氮磷肥配施增产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培肥作用;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产量和培肥土壤的作用,因此它是陇东旱塬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油葵出苗、生长、产量及植株Na+和K+吸收的影响,明确不同品种油葵对盐胁迫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的出苗率、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新葵杂6号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与全生育期的相比,各品种在出苗阶段的耐盐性远高于成苗至成熟期阶段,低盐胁迫对油葵的出苗和后期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当盐胁迫对油葵苗期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超过40%时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超过50%时则不能生长至成熟期,在显蕾或花期枯死。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植株中Na+的含量成倍增加,K+/Na+显著降低,而K+含量变化较小,适宜的盐浓度可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但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盐浓度下油葵植株中Na+含量陇葵杂1号<法A15<新葵杂6号,而K+含量与K+/Na+则刚好相反,各品种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均为花期、显蕾期>苗期>成熟期;减少植株对Na+的吸收,维持K+的稳定性,保持较高K+/Na+是品种耐盐的重要机制之一,三个油葵品种中,陇葵杂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为法A15,新葵杂6号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共和盆地高寒沙区乌柳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柳通常为灌木,条件优越地段也可成长为小乔木,在我省林区广泛分布,生态适应幅度宽,既可在湿润的林区生长,也可在荒漠区存活.乌柳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分蘖能力强,进行有性和无性繁育均可.乌柳既能忍耐林区山地寒冬的低温,也能忍受夏季沙漠中午的烈日,既喜湿,也耐干旱;既抗风蚀,也耐沙埋.虽然引入共和盆地沙地造林的历史不长,但已成为共和盆地很理想的沙地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旱塬地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 ̄1995年在陇东旱塬地的3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和蓄水保墒效果,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112500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试验后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4%、21.7%、49.7%、16.2%和44.2%,0 ̄6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5mm;每毫米降水多生产小麦1.83kg,水分效率提高22%;小麦增产15.8%,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显 相似文献
9.
非腐解有机物对新修梯(条)田土壤的培肥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修梯 (条 )田黑垆土上进行的 2 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和黄绵土施用非腐解玉米秸秆盆栽试验结果一致表明 ,秸秆直接施用较腐熟土粪更能显著提高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和土壤五碳糖、六碳糖的含量 .连年施用秸秆后 ,松结合态腐殖质达到腐殖质总量的 30 %左右 ,松紧腐殖质比值接近 1∶1 ;土壤中与有机质分解转化密切相关的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施化肥和粪肥显著增加 ;同时秸秆有活化土壤磷素和减缓磷吸附固定的作用 .因此 ,施用非腐解有机物是快速提高梯田土壤有机质 ,加快土壤腐殖质更新 ,增产稳产 ,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培肥措施之一 .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