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7篇
综合类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说明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域中,农田面积占1.2亿公顷仅占总土地面积10%,由于耕种集约,农业产量不断上升.林地面积占1.22亿公顷,草地面积占2.7亿公顷,荒地面积占1.2亿公顷.漠地,高山,陆地水面及零星岛屿占3.28亿公顷.集约耕作是中国的传统习惯.长期以来,中国虽然在集约耕作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应特别注意对现有农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并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合理进行宜农荒地的开垦,以充分发挥中国农耕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农业土壤集约耕作的特点,本文将中国1.2亿公顷农田分成8个土区,并扼要阐述了各个土区的生物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作物复种指数及土壤利用情况等.这八个土区是:1.砖红壤、赤红壤区;2.红壤、黄壤区;3.黄棕壤区;4.潮土、黄绵土、褐土、棕壤区;5.暗棕壤、白浆土、黑土区;6.栗钙土、棕钙土区;7.灰漠土、棕漠土区;8.高山土区(高山草甸土及高山草原土).最后文章对中国农业土壤集约耕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及其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是以一千万分之一的《中国土壤图》为底图,收集国内有关单位的资料1-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熊毅等,1965)整理后编制而成。又缩影成一千八百万分之一。解放以来,我国土壤化学和农业化学工作者,在土壤磷素养分和磷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为编制本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资料的平衡性和系统性不够,所以编制过程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收集的资料较少,有待进一步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3.
195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农化研究室在华南和华中红壤区、华东黄褐土区以及淮北石灰性冲积士区(浅色草甸土),进行了旱地及水稻田的磷肥试验。研究工作的内容包括:①土壤磷素状态以及酸性水稻土中磷酸铁的转化过程;②土壤性质和作物习性对于不同品种磷肥肥效的影响;以及③土壤氮素供应情况和磷肥效应的相互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李庆逵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已经成立11周年了,回想到70年代时,中国科学院领导同志希望在湖南桃源县建立一个农业现代化研究基地,作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发展农业的样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感到有必要在长沙建立一个设备比较完善的研究所,仍保留桃源的试验基地。这样就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亚热带红壤地区一个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整体。与此同时,由中国科学院农研委主办、在长沙农业现代化所编印的《农业现代化研究》到今年7月,创刊已经10周年。这个刊物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学术刊物。在内容和编印方面是相当完善的,广泛吸收国内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论文和报告。在发行面和发行量方面也日益扩大。要办好一个刊物是很不容易的事,《农业现代化研究》取得今天的成绩,长沙所  相似文献   
5.
李庆逵  曹志洪 《土壤》1985,17(2):107-109
我们应美国国际矿产及化学制品公司(IMC)之邀,于1984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出席了在夏威夷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我们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化学肥料”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黄土性土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志洪  李庆逵 《土壤学报》1988,25(3):218-226
本文报道了黄土性土壤及作为对照的中性水稻土和酸性红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实测吸附曲线与简单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为吻合,全部供试样本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与Temkin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只是部分吻合。与酸性红壤相比,黄土性土壤是一种弱吸磷能力的土壤,评价其吸磷能力的最适参数是根据简单Langmuir方程求出的最大吸磷量(qm),支配qm的土壤性质主要是游离氧的铁含量,其次是粘粒和CaCO3的含量。黄土性土壤对吸附磷的解吸能力很强,其等温解吸曲线也是可以分成三个区域,代表各种不同能级的吸附磷被解吸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就一般农业土壤来讲,土壤中钾素的绝大部分是以原生矿物和粘土矿物的状态存在.O.T.Attoe 和 E.Truog[1]把土壤钾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易为植物所利用的,主要是长石和白云母;第二部分是迟效性钾,包括黑云母和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钾,有90%以上可以被0.5NHCl 所提出,约占土壤全钾量的 1—2%;第三部分是速效性钾,主要的是代换性钾,以及一部分有机钾.在以后的研究文献中,虽然有不断的补充和修改,但是大体上同意这样一个归纳.  相似文献   
8.
李庆逵  赵其国 《土壤》1982,14(1):38-40
1981年10月14日至27日,我们应日本土壤肥料学会邀请,参加了在日本筑波市召开的"不良土壤分布、特性及利用的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壤科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庆逵 《土壤学报》1989,26(3):207-216
本文对我国土壤发生分类及土壤调查、土壤化学、土壤农业化学、土壤物理学、土壤粘土矿物,土壤生物化学、土壤微生物学和土壤生态学的发展前景作了概括性展望,并对过去的工作也作了必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李庆逵 《土壤》1994,26(5):225-229
我从1932年起就在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事土壤化学分析工作,迄今已有60余年。在这期间,我目睹了我国土壤化学分析事业的演变与发展,体会了土壤化学分析工作对指导我国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的有益作用,但也经历了推进土壤化学分析的艰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