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庆缙云山主要森林类型林冠截留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主要森林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能力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林冠最大截留量依次为1.08、0.71、0.43 mm。采用谢春华、关文彬等的林冠截留概念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模拟,误差分别为针阔混交林0.24、阔叶林1.08、楠竹林0.12,能够准确地模拟林冠对季节性或长期降雨的总体截留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改良的SDS法提取昆明市主要销售27个稻米样品的总DNA,从70对PCR引物筛选出7对多态性高、带型清晰的引物对稻米样品DNA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了DNA指纹图谱;应用NTSYS软件进行相似性系数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这7个引物得到的DNA指纹图谱基本能将27个供试样本区分开,DNA标记的聚类分析基本能区分出市售稻米的籼粳类型。结果不但可为市售稻米品种真假鉴别、打击冒牌行为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稻米品种的亲缘关系的分析和市售稻米的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景观,其选用和配置不仅影响到园林景观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到园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园林设计单位的声誉。根据植物特性以及园林应用,园林植物可分为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园林植物的选用实际上就是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的选用。因此,科学的选用园林植物和花卉才是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积极构建"海绵城市"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战略。为此,北京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与水系统构建(试行)》要求,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修订出台了《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和《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依照这些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分析了构建"海绵城市"的相互依托与呼应,并探讨了水土保持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缙云山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市缙云山中马尾松+四川大头茶混交林(MDH)、四川大头茶+山矾混交林(DSH)、马尾松+广东山胡椒混交林(MKZH)、广东山胡椒+杉木混交林(GSZH)、马尾松火烧迹地(MJD)和楠竹+山矾+马尾松混交林(NMH)水源涵养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的地上部分持水总量顺序为DSH(73.871 t/hm~2)>NMH(71.136 t/hm~2)>MDH(58.103 t/hm~2)>MKZH(57.430 t/hm~2)>GSzH(30.677 t/hm~2)>MJD(19.010 t/hm~2);各种林分的枯落物实际拦蓄效应排序为NMH>DSH>MKZH>GSZH>MDH>MJD;非毛管持水量顺序为:NMH(204.300 mm)>MJD(168.909 mm)>MKZH(145.598 mm)>GSZH(137.547 mm)>MDH(48.919 mm)>DSH(43.096mm);各林分涵养水源能力顺序为NMH(211.4 mm)>MJD(170.8 mm)>MKZH(151.2 mm)>GSZH(140.6 mm)>MDH(54.6 mm)>DSH(50.2 mm);各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排序为NMH(0.864)>MKZH(0.767)>DSH(0.744)>MDH(0.613)>GSZH(0.512)>MJD(0.477). 相似文献
7.
草地坡面水动力学特性及其阻延地表径流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利用野外实地放水试验,分析草地减流减沙效益,研究草地与裸地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与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草地与裸地坡面土壤入渗过程均符合Horton入渗公式,且裸地坡面土壤入渗率约为草地的45%;草地坡面含沙率平均值较裸地减少70%左右、输沙率减少80%左右、径流系数减少30%左右;裸地与草地坡面流雷诺数Re均属于层流范畴,当坡面径流量较小时,裸地和草地坡面流的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属于层流中的缓流范畴,当坡面径流量进一步增大,裸地坡面径流属于过渡流急流流态;草地和裸地坡面径流深没有明显差异,草地坡面径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藉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区中尺度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土高原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以及分离评判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1962—2010年藉河流域年降雨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流域年径流深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且在1985年发生减少突变;(2)坡耕地面积减少,梯田面积增加是研究时段内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最明显特征。[结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是藉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贡献率为90.2%,而气候变化影响较小,贡献率仅为9.8%。 相似文献
9.
近70年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深入剖析黄河水沙现状及成因是精准预测黄河未来水沙情势的前提与基础。为此,以黄河干流潼关断面以上4个主要干流水文站及7个主要一级支流把口站1950-2016 年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双累积曲线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剖析了黄河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水沙主要源区变化特征,定量评估了不同环境要素对黄河水沙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龙门及潼关水文站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其中,年径流减幅17.93%~40.79%,年输沙量减幅均在46.74%以上。受多种因素影响,黄河水沙在20世纪80-90年代发生减少突变;2)兰州-潼关区间年均径流量沿程变化表现为由总体递增状态向递减趋势转变,年均输沙量递增状态虽未转变,但递增幅度平均减小90%以上;3)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由头龙区间向龙潼区间发生转移特征明显,龙潼区间水土流失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4)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水沙锐减占据主导作用,平均贡献率达到90%以上。而上游兰州站年均径流量受气候影响较大,贡献率达到66.57%。研究结果可为深刻认识黄河水沙时空现状及成因提供依据,并对未来水土流失治理区位方向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光学遥感在煤矿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的不足, 研究应用全极化SAR图像有效提取煤矿区土地覆盖信息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全极化SAR图像极化信息丰富、斑点噪声多、局部异质性大等特点, 提出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对其进行分层土地覆盖信息提取。以徐州市西南部的煤矿区为研究区, 选取Radarsat-2的全极化SAR图像, 分析了研究区内全极化SAR图像中典型地物的灰度特征, 提出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所涉及的最优分割尺度选择法, 给出全极化SAR图像分割对象后向散射特征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区的SAR图像进行试验, 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 选择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最优分割尺度, 然后在该尺度下计算出土地覆盖类型的后向散射特征指数, 最后采用模糊逻辑分类法分层提取出研究区内的土地覆盖信息。结果表明: 在适于各土地覆盖类型提取的最优分割尺度下, 充分利用分割对象的灰度、形状、纹理以及类间相关特征, 并综合应用隶属函数法和最邻近分类法, 能有效地提取煤矿区的农田、道路、塌陷地、建筑物、山林这5类土地覆盖信息。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椒盐现象", 各种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精度都有所提高, 其总体分类精度可提高38.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