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28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寒半干旱区低产农田培肥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西北坝上高寒半干旱中低产旱地农田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莜麦,马铃薯的高产方法,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培肥改造技术,客土培肥改造技术和聚垄集肥覆膜土壤改造技术,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大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且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坡梁栗钙土莜麦增产209.4%-390.3%,旱滩草甸栗钙土春小麦增产79%-98.5%,坡梁栗钙土客土120-240t/hm^2培肥使莜麦增产10.8-26.6%,与施用有机肥15-30t/hm^2效果相当,聚垄+N120P90K90K60+M22500+覆膜使马铃薯产量实现翻番,经济效益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卡庆斯基制、美国制、中国制3种土粒分级标准对张家口葡萄产区的30个采样点进行土壤质地命名,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中国制是该区最适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法。现对吸湿水含量与土壤各粒级微粒百分含量的关系做了探测性研究,得出吸湿水和土壤中小于0.01 mm的粒径含量之间拟合曲线方程为:Y=20.272e0.207x,可根据此方程应用卡庆斯基制确定土壤质地;吸湿水和土壤中1~0.05 mm0、.05~0.002 mm粒径含量的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y=22.018x2-105.323x+156.381,y=-18.304x2+86.495x-49.536,又可根据这2个方程利用美国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这些为用简易方法鉴定土壤质地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流氮、磷滞留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河流输送过程中氮、磷的主要滞留途径及滞留效率,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关于河流氮、磷滞留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经验模型法和同位素示踪法。虽然,这些方法均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仍存在模型参数不具普遍适用性以及估算误差较大、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因此,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估算模型,以及如何减少同位素示踪研究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同位素δ值的改造,应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状况,利用物质流分析中"输入=输出+盈余"的物质守恒原理,以氮素养分为介质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根据北京地区密云、房山2007年统计资料和文献查询获取的参数,估算了密云、房山氮养分输入、输出以及养分盈余,并分析了养分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7年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4 255.26 t和7 728.95 t,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7 320.51t和14 566.64 t,通过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和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单位面积耕地氮养分负荷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密云、房山的东部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氮养分损失态和盈余态负荷基本趋势,找到了污染潜势产生原因.提出了促进农出氮平衡与降低氮养分负荷相应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更符合实际,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在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机理和方法以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在土壤修复和污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参考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评价标准,调查评价了坝上地区西芹硝酸盐的积累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西芹的品种及不同部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不同部位的积累量为:茎>叶。另外,同一部位不同部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一般外叶>内叶,茎下部>茎上部。从农产品安全卫生学的评价标准表明,坝上高施肥老菜区西芹硝酸盐含量相当一部分超标。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郊灌溉水质分析及灌区蔬菜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郊农业快速发展,灌区蔬菜安全问题备受重视。以保定市环境监测站2008年监测数据为背景值,比对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以及蔬菜中的污染物含量相关指标,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污水河所含的污染物及相关蔬菜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污水河所排污水的CODCr、Cd、Zn和挥发酚的实际含量,均超过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所限定的蔬菜作物最高含量。因此,保定市排污河属中度污染水质,已不适宜直接作为农田灌溉用水。保定市郊污灌区蔬菜中Cd的污染程度较重,检出超标为75.0%。在所检测的几个蔬菜中,大葱、菜花、芥菜、莴笋、白萝卜等综合污染指数低于1.0,属于安全等级,大白菜、小油菜、芹菜、菠菜、香菜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小于2.0,属于轻度污染,其中香菜和大白菜的综合污染指数较大(1.20~1.50)。保定市郊污灌区蔬菜中Pb、Cd、Zn等综合因子污染评价,叶菜类均达到轻度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P)表明,大白菜、小油菜、芹菜、菠菜、香菜均有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栗钙土有机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土壤有机质调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砂滤管田间模拟方法,对不同有机物料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栗钙土中的转化特点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物(肥)料在栗钙土中初期前3个月分解较快,矿化碳累积量大,此后逐渐变慢,至腐解2年时所有有机物(肥)料渐趋稳定状态.不同有机物(肥)料的分解速率表现为:猪粪>羊粪>牛粪>马粪>农家肥(土圈粪).秸秆类有机物料以小麦秸分解最慢,其它则无明显差异.至腐解2年时所有物(肥)料渐趋稳定状态.(2)栗钙土中有机物(肥)料的腐殖化系数变动在0.25~0.72之间,并表现为农家肥>马粪>牛粪>羊粪>猪粪;小麦秸>莜麦秸>披碱草;豆科秸秆十分相近.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在l.10%~4.53%范围内,坡梁栗钙土为2.86~4.53%,旱滩草甸栗钙土为l.10~3.73%.(3)应用土壤有机质平衡定量施肥模式,计算了栗钙土为维持中低产和高产土壤有机质平衡所需的平均临界有机肥年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京东板栗主产区土壤元素背景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东板栗主产区迁西县为研究区域,对土壤中20种植物必需和有益营养元素的背景值及影响元素背景值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迁西县土壤中Mg、Fe、Cu、Na、Co和Ni的含量相对富集,而Ca、S、B、Mo和Se的含量相对贫乏,P、K、Ca、Mo和Ni在全县水平范围内的变异性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成土母质类型是影响矿质元素背景值含量及分布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因素,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背景值的重要因素,而海拔高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板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地域性较强,品质差异较大。综述了近年来板栗营养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板栗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及板栗品质和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板栗产量、质量和施肥技术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板栗营养品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