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常规测定方法鉴定了基因型差异较大的10个甘蓝品种的自交不亲和性(SI),并就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品种SI的表现随基因型生态类型和来源的不同而异,一般地方品种SI较强,平均SI株率达58.9 %,由SI系配置的杂交种SI较弱,平均SI株率为13.1 %;随着品种熟期延长,自交不亲和性愈强,早、中、晚熟品种的SI株率依次为58.9 %、16.0 %和9.3 %。利用地方品种和外引杂交种都可进行SI等位基因系的定向选育。 相似文献
2.
3.
采用菌落生长法研究了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为5~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 ℃恒温10 min。产孢最适温度为25 ℃,在pH为6时产孢量最高。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醇类作碳源和赖氨酸等有机氮和硝酸铵等无机氮作氮源。该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营养要求不是很严格,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适宜条件及适应范围与甘肃黄芪栽培区的环境条件较为一致,这也是甘肃地区黄芪根腐病近年来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喷施百菌清推荐剂量(2 400g/hm2,T1)、加倍剂量(4 800g/hm2,T2)、喷清水(对照)3个处理。探讨蔬菜上百菌清残留量的安全性,开展番茄中百菌清残留的消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百菌清在番茄上的自然消解速度随施药剂量的增大而减慢。喷药后24h内消解最快,T1处理和T2处理施药后1d的消解率分别为60.22%和27.58%,7d的消解率达91.72%和46.67%,其半衰期分别为4.3d和18.0d。按推荐剂量施药1d后采摘,番茄中百菌清残留量为0.370mg/kg,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从人体健康风险角度分析,如果按规范施药,百菌清在番茄上施用安全,产品食用无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7.
8.
以2a生小叶黄杨"爱密挺"扦插苗为试材,于冬前田间喷施及喷施+灌根,采用质膜透性-电导法测定小叶黄杨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各浓度梯度在不同应用时期、不同施用方法对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的影响,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在绿化苗木上应用的最佳浓度、施用时期及方法,为提高小叶黄杨苗木抗寒性、扩大引种区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增强小叶黄杨抗寒性的最佳施用时期为灌冬水前20d,最佳浓度是100mg/L,最佳施用方法是喷施+灌根。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碱解扩散法、碱解蒸馏法及丘林法3种水解氮测定方法对69个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对比测定。经分析认为:3种方法的测定值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只有当水解氮很低时,扩散法与蒸饱差异不显著。3种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扩散法〉蒸馏法〉丘林法,当扩散法测定值小于25mg/kg时,丘林法〉扩散法〉蒸馏法,因此不同方法测定值之间的可比性较差。相比之下,扩散法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水解氮测定方法。建议在引用水解氮数据进行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