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个不同熟期的中粳稻品种直播比较:镇稻99为早熟中粳,抽穗成熟早,全生育期短,穗数多,穗型小,粒重及出米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偏低,售价高,每667m2产值及抗倒力中等;连粳7号为中熟中粳,抽穗期居中,成熟期迟,全生育期长,穗数中等,穗型大,产量高,粒重、出米率、售价及每667m2产值低,茎秆抗倒力强,稳产性好;淮稻5号抽穗成熟期迟,全生育期长,穗数多,穗型中等,粒重、出米率、产量及每667m2产值较高,茎秆抗倒力弱,稳产性差。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10月29日适期播种,生育进程快,生育期早,全生育期长,一生总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量大,植株高,茎秆壮,分蘖发苗快,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偏低,面筋含量较高,沉降值低,淀粉含量中等。从产量、品质方面综合考虑,10月23日至11月4日为适宜播种期,最佳播期为10月29日左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直播稻(Oryza sativa L.)播种密度对产量结构及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探讨直播稻高产稳产适宜的播种密度。[方法]以中熟中粳连粳7号作为试验品种,按基本苗的不同,设5种密度水平,分别是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株/h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种植密度对有效穗的调控作用较小,每穗总粒数、颖花结实率和千粒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基本苗105万株/hm2左右时较适宜。基本苗90万株/hm2处理,植株茎秆第1、2节间长度最短,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小,第3、4、5节间长度最长,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大,茎秆重量、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均最大,茎秆单位长度重量承担的稻穗重较小,茎秆抗倒伏力最强。[结论]从高产稳产两方面考虑,直播稻连粳7号基本苗90万~105万株/hm2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期及基本苗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在10月29日到11月4日之间时结实小穗数较多;播种期在10月29日和11月10日时退化小穗数最多;在11月4日播种时退化小穗数最少。在10月23日到11月4日之间播种时结实粒数较多。在11月4日左右播种时千粒重高。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呈直线下降;退化小穗呈直线上升。11月4日左右播种,穗部性状最理想,结实小穗数较多,退化小穗数最少,结实粒数较多,千粒重高。要想大穗就要降低基本苗,基本苗120万/hm2时,穗部性状最理想,结实小穗数最多,退化小穗数最少,实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6.
鉴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脉冲喷射开关阀性能受致动器结构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基于GMA的脉冲喷射开关阀流量与驱动电流之间的物理模型,并采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对比分析了开关阀中不同驱动线圈匝数、涡流时间常数、等效质量对开关阀频响伯德图和时域阶跃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参数引起的开关阀工作带宽、响应时间等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致动器结构引起的涡流时间常数是影响开关阀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小线圈匝数、缩短涡流时间常数可扩大致动器的频响范围,缩短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
徐淮地区徐稻7号直播水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稻7号是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良好的中早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在徐淮稻区直播旱种水管,需要紧抓一个"早"字,把好两个关口,科学实施三个合理,做好四个预防,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它的稳产、高产、优质。详细总结了近年徐稻7号直播水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广大稻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提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大幅增加播种密度,个体生长发育受抑制的程度将明显减小。因而,晚播小麦适当提高种植密度,通过强化群体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9.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基本苗8万/667m2左右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667m2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中熟中粳连粳7号作为试验品种,探求了20%壮丰安在直播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苗期使用壮丰安,促蘖增穗的效果较好,且随着壮丰安用量的增加,促蘖增穗的效果越来越好,并以1650ml/hm2用量效果最好;随着壮丰安用量的增加,每穗总粒数迅速下降,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壮丰安苗期用量750、1 050ml/hm2及拔节前用量3 000ml/hm2,颖花结实率较高;拔节前使用壮丰安的处理千粒重均高于对照,并以用量1 650ml/hm2千粒重最高;壮丰安苗期使用的处理增产效果较好,并以用量1 350ml/hm2增产效果最好,拔节前使用壮丰安,以3 000ml/hm2增产效果最好;应用壮丰安的处理,茎秆第1、2节间长度最短,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小,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最大,第3、4、5节间长度最长,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大,茎秆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较小,壮丰安用量750ml/hm2茎秆抗倒伏力较强。从增产与茎秆抗倒伏能力两方面考虑,壮丰安宜在秧苗期(2叶1心)使用750~1 350ml/hm2或在拔节前使用750~1 050ml/hm2,对水30kg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