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过热蒸汽干燥凝结段的干燥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深入了解过热蒸汽干燥过程的机理,进而优化干燥操作,开展了褐煤热空气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过热蒸汽干燥的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蒸汽凝结现象,其干燥动力学特性与热空气干燥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过热蒸汽干燥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了过热蒸汽凝结对干燥过程初始阶段的影响。在热空气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过热蒸汽的凝结现象,对过热蒸汽干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经试验结果验证,改进的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决定系数大于0.97。研究为优化干燥设备设计和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间接加热式列管回转干燥机传热系数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热系数是列管回转干燥机设计和热工计算所必须的至关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其精度的高低决定了干燥机尺寸、结构设计以及操作参数的合理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确切描述其加热管与物料颗粒传热过程的可靠而实用的传热模型。该文在对列管回转干燥机传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列管与颗粒间换热的基本构成为:列管管壁与气体介质间对流、气体介质与颗粒间的导热以及列管管壁与颗粒间的辐射换热;通过对列管回转干燥机内料层膨胀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颗粒对列管气膜边界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列管外壁与颗粒间总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并以2 mm直径的陶瓷球为物料,在6个转速条件下测量了管壁与颗粒间的换热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误差小于13%,可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列管回转干燥机传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木材干燥的振荡流热管换热器设计与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考察了湿空气和操作参数对热回收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能够满足高湿废气余热回收的要求,在给定的操作条件下,系统的热回收效率高于18%.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分析过热蒸汽干燥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的干燥数学模型,从传热传质角度对过热蒸汽的干燥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热空气干燥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稻米的过热蒸汽干燥试验验证分析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过热蒸汽的温度以提高干燥介质与物料之间温度梯度,以及增加过热蒸汽的流速(流量)以减少传质阻力,可以显著提高过热蒸汽的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5.
大颗粒低填充率外热式回转窑传热系数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较精确地预测大颗粒低填充率外热式回转窑内壁与颗粒间的传热系数,该文在对外热式回转窑传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回转窑内壁与物料颗粒间换热的基本构成为:窑内壁与气体介质间的导热、气体介质与颗粒间的对流以及窑内壁与颗粒间的辐射换热。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窑内壁与颗粒间总传热系数的数学模型,并以6 mm直径的氧化铝球为物料,在5%填充率下,分别在回转窑转速1,2,3 r/min,窑体壁面温度在220~420℃的11种不同壁温条件下测量了窑体内壁与颗粒间的传热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误差小于10%,可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该文所采用的试验物料及试验条件下,在窑壁温度高于220℃时,辐射传热系数所占的比例高于75%,是总传热系数的主要构成部分。研究结果可为外热式回转窑传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