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莲花山南北向花海的东北宿根花卉种植为例,介绍了东北宿根花卉在花海及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花海的景观设计及施工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集宁——二连浩特国际铁路干线频遭风沙袭击,沙害发生频率迅猛增长,致使铁路遭受严重损害,运输受到严重影响。文章通过对沙害产生原因分析,提出以沙源治理为重点,分区治理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不同的防治对策,以期对集宁——二连浩特国际铁路干线沙害达到根本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花灌木在园林绿地中的配置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灌木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包括小乔木、大灌木、半常绿或常绿等各种生态类型,具有无穷的魅力。特别是一些名贵的品种,其姿态风韵、花色变换以及幽雅沁人的芳馨,更适于近观雅赏。因此,花灌木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园林绿地中都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桦树皮茶具艺术是鄂伦春族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桦树皮茶具艺术的发展与鄂伦春族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也凸显着鄂伦春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然而,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鄂伦春族生活环境及其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桦树皮茶具艺术的自然保护与自然传承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在对鄂伦春族桦树皮茶具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鄂伦春族桦树皮茶具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炎是牛常见病。多由于分娩或产后胎衣滞留,子宫或阴道脱出,难产、流产等引起感染造成。或不遵守人工授精操作规程、消毒不严,使细菌侵入子宫而引起子宫黏膜发炎。  相似文献   
6.
正1连接金具的选择方法1.1面接触连接从金具的连接接触方式可分为面接触、线接触、点接触。线接触或点接触是结构力学领域非常忌讳的承载连接方式。球窝连接近似于面接触,"板-螺栓"的连接方式是最好的面接触连接。面接触连接是机械承载结构安全的首选。1.2承载级配注意连接金具的外形结构、连接尺寸、标称破坏载荷匹配,注意金具与绝缘子和导线的级配。2接续管目前工程上多采用铝接续管钳压或液压接续,扁管的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措施的实施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新时期,根据林业发展环境和天然林保护战略,并对林业生态环境加强保护,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可有效维护我国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此,在阐述了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林业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davidisDeyyole)是油桐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河南省西峡县3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用磷化锌毒签塞蛀孔,防治效果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两系超级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桂两优2号为供试品种,通过田间研究比较常规耕作和粉垄耕作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方式有利于水稻植株分蘖中后期的分蘖生长,全生育期白根多、活力强,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极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叶片净光合速率高,并且持绿时间长,利于光合同化物的生产积累;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有效穗较常规耕作多27.6万/hm2,因而产量增加显著,增产约20.36%.  相似文献   
10.
CT扫描分析秸秆隔层孔隙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阐明不同物理形态玉米秸秆建立的隔层对盐碱土壤灌溉水入渗特征的影响机制,该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在距地表40~45 cm处均匀铺设同一隔层厚度(5 cm)段状秸秆(SL)、颗粒状秸秆(SK)与粉末状秸秆(SF),以不埋设秸秆隔层为对照(CK),并利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分析不同形态秸秆隔层内部孔隙度、孔隙大小分布、连通度等孔隙参数及其与灌溉水入渗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物理形态的玉米秸秆隔层均显著提高了40~45 cm隔层处总孔隙度,其中以SF处理最高,分别较CK、SL与SK处理显著提高了29.25、12.09与12.61个百分点(P 0.05),但SL与S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F处理在灌溉水入渗各阶段均显著增加了孔隙直径≤1 mm的孔隙度(P 0.05),入渗开始前、结束后分别较SL与SK处理提高了19.18、17.25和9.45、9.41个百分点,从而增大了封闭气体体积,导致灌溉水入渗速率较慢,而SL处理在灌溉水入渗开始前孔隙直径1 mm孔隙度较SK处理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但在入渗结束后SK处理孔隙直径1 mm孔隙度较SL处理显著提高,这种 1 mm大孔隙的变化导致SK处理出现湿润锋通过秸秆隔层耗时长于SL处理,而湿润锋通过隔层后至土柱底部耗时短于SL处理的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润锋通过秸秆隔层用时与入渗开始前、结束后隔层处总孔隙度、≤1 mm直径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入渗前 1 mm直径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而在入渗结束后这种大孔隙的作用减弱,但≤1 mm孔隙度的阻渗作用依旧显著,孔隙连通度对灌溉水入渗速率的影响较总孔隙度小。可见,不同形态玉米秸秆隔层均影响灌溉水入渗过程,CT扫描技术可作为定量研究秸秆隔层内部孔隙结构及其对灌溉水入渗影响机制的手段,该结果可为筛选和建立盐碱土壤最佳灌溉淋盐效果的物理形态秸秆隔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