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结合样线法和样点法、红外相机陷阱法对云南祥云水目山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77种(或亚种),分属9目27科,其中以雀形目鹟科鸟类种数最多,为29种,占记录种数的37.7%。统计结果,居留类型属于留鸟的有64种;区系划分中东洋种鸟类有70种;有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祥云县境内首次发现,其余7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不同生境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农田;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受宗教文化影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宾川县乌龙坝草甸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8种,隶属51科112属(含变种),其中唇形科、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的属数较多,菊科的属数高达15种;种数在5种以上的科有8个,分别为唇形科、豆科、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及莎草科;寡种单种的科数量较多,是草甸植物种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是草地群落的重要组成种,西南野古草、蕨和糙野青茅的重要值最高,分别为13.651、5.431、4.163。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占比达37.26%。该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物种丰富度最高值达45,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达0.908和2.921;总体上低海拔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2000 m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05、2014、2019年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及相关调查数据,采用LDI评价方法,分析水目山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占63%以上,保护区林地占97%以上,是以林地为主、农地为辅的山地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受农业生产、居住环境建设、公共基础建设、旅游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度及多样性指数在时空尺度上存在不同程度及不同趋势的变化。2019年研究区域的LDI综合指数为3.04,生态环境健康等级为“一般”;保护区的LDI综合指数在该时间段为1.91,生态环境健康等级处于“健康”等级,随时间的推移,有向“一般”等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结合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调查经验,主要阐述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样地的复位、样地的寻找、西南角复位、周界复位,以及样地西南角、西北角、东南角、东北角4个方位角桩的快速复位,为连清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有林地占优势,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2)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乔木优势树种主要为栎类、云南松和华山松;(3)林地活立木公顷蓄积量相对较低,乔木林各龄组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所占比例比较均衡,所占比重较大,林木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林地生产力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4)苍山片区林地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均匀,林地利用率较高;(5)牧草地在非林地和实验区中占比最大,有利于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科研和发展生态旅游等;(6)苍生片区集体土地所占比例较高,人为干扰较大,对防范森林火灾、森林资源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掌握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及临近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于2019年6月对该区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该区域生境特征。结果显示,共调查到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目6科10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外来种1种;爬行动物14种,隶属于2目5科11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红瘰疣螈;云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眼镜王蛇;首次在大理州境内记录到蓝尾蝾螈楚雄亚种;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优于临近区域,但被逐渐破碎化和孤岛化;建设用地及耕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威胁较大。提出保护溪流、湖泊及其周围植被,建立科研监测体系和监测设施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为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原淡水湖泊,有以苍山冷杉——杜鹃林为特色的高山植被及生态景观和以大理裂腹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鱼类区系。针对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体分析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社区居民生产活动、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生态旅游和科考的威胁,提出了实现社区共管,加强执法,加强防火,拓宽就业渠道措施,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地理信息技术,对该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保护区林地资源丰富,占比为98.77%;(2)有林地占绝对优势,森林覆盖率高达98.11%;(3)保护区以国有林为主,其次为集体林,分别占比为81.09%,18.91%;(4)保护区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次之,分别占比为97.60%和2.40%;(5)保护区以乔木林为主,两个片区的占比均在96.00%以上;(6)保护区优势树种主要以阔叶树和栎类为主;(7)活立木蓄积量较大,公顷蓄积量可达240.2 m^(3);(8)保护区内存在部分的耕地和建设用地,种植有澳洲坚果、核桃、橡胶等经济林,应加强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在条件许可下适度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滇西地区核桃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程度,以漾濞县为例,调查分析了核桃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漾濞县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共调查到115种,隶属于36科104属,以菊科、唇形科及禾本科为主,物种数量达41种,占总种数的35.7%。(2)单属科是该区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占总科数的41.7%。(3)物种出现频度及重要值较高的种涉及9科16种,以菊科、唇形科及廖科为主。(4)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相关性不高,物种丰富度指数(R)与Shannon-Wiener指数(H)、Shannon-Wiener指数(H)与Simpson指数(D)、Simpson指数(D)与Pielou指数(J)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