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组成。[方法]调查16个20 m×20 m样地256个5 m×5 m小样方以及每个样地各边分别外延20 m范围出现的蕨类植物种类。[结果]调查样地中有蕨类植物64种,隶属于28个科39个属,物种种类丰富,种群数量极不均匀(相对多度在2以下占78.13%)。其中地生种所占比例占主导地位(96%),附生种极少(4%),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或特点,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里白、芒萁、狗脊蕨、蕨4个种是该区高密度的种类,其他绝大多数种类的密度较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雷公山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的组成特征及其生态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资源状况,采用公里网格随机布设6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雷公山重点区域地面活动鸟类进行调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台红外相机野外累计正常工作18 074个相机日,累计获得独立有效鸟类照片(视频)2 883份。调查监测记录到鸟类7目、17科、48种,其中栗苇鳽、红点颏、蓝歌鸲、斑胸钩嘴鹛、灰头绿啄木鸟、灰翅噪鹛、褐翅鸦鹃等7种为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相对多度最高为白鹇,其次为灰胸竹鸡和棕头鸦雀;鸟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白鹇(42.05%),棕头鸦雀(35.23%)和灰胸竹鸡(25.00%)次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水青冈群落的结构特征,分别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段的水青冈群落中设置样地和样方,分析其物种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共有85科153属243种植物,植物种数表现为低海拔段的>中海拔段的>高海拔段的,含单属单种科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中海拔段的>低海拔段的>高海拔段的;不同海拔段水青冈群落极不相似,物种组成差异较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1 566 m范围的中、高海拔段;海拔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e均呈不显著负相关,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e相互影响;物种均匀度指数Je对物种优势度指数D的贡献率较物种多样性指数He′的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