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4个杜鹃花近缘种毛杜鹃(R.pulchrum)、西洋杜鹃(R.hybrida)、锦绣杜鹃(R.alutaceum)、羊踯躅(R.molle(Blume)G.Don)为试材,采用PCR方法,利用前期开发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多态性SSR标记进行跨物种扩增。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标记能够跨物种利用,为探讨杜鹃属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杜鹃属种群遗传多样性、分化潜力和方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艳花独蒜兰(P.aurita)、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和黄花独蒜兰(P.forrestii)贮藏于(4±1)℃冷库中,在贮藏0、30、60、90、120、150 d时,分别从每种中随机选择3个假鳞茎取样,测定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和还原糖以及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及玉米素核苷酸(ZR)的含量。结果表明:(1)同等条件下解除休眠所需时间长度为云南独蒜兰﹥艳花独蒜兰﹥黄花独蒜兰;(2)独蒜兰属假鳞茎主要贮藏物质为淀粉,在新芽开始萌动及伸长过程中淀粉大量水解成可溶性糖维持其生理代谢活动;(3)IAA和GA_3是休眠解除的主要促进物,ABA是主要的休眠促进物质,与IAA和GA_3作用效果相反,是独蒜兰属植物解除休眠的主要抑制物。  相似文献   
3.
防止代理服务器、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和防止黑客对用户计算机的攻击,以及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目前网络管理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安全策略的上网用户管理系统,以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相似文献   
4.
野牡丹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发前景广阔,长期以来对野牡丹科资源分布和生存状况等研究不足,导致学术界对其分类存在较大争议,部分物种生存状况堪忧。为了理清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状况,通过分析其区系及分布特征,为其保护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大陆、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物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及水平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野牡丹科植物共有24属177种25变种,其中大陆有19属150种24变种,海南岛有14属46种7变种,台湾岛有12属22种1变种;海南岛、台湾岛与大陆野牡丹科植物共有属占其各自总属数的85.7%、75.0%;3个地区共有属有7属,分别是金锦香属(Osbeckia)、野牡丹属(Melastoma)、柏拉木属(Blastus)、肉穗草属(Sarcopyramis)、蜂斗草属(Sonerila)、酸脚杆属(Medinilla)和谷木属(Memecylon);海南岛、台湾岛与大陆共有种的比例分别为64.2%、60.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野牡丹科植物种的同源性较高。(2)我国大陆、海南岛、台湾岛的野牡丹科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分别为5、3、5个,均以热带亚洲分布型属的比例最高。(3)3个地区的野牡丹科植物的水平分布从南到北呈现递减的趋势,垂直分布均主要分布在海拔100~2 000 m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5.
防止代理服务器、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和防止黑客对用户计算机的攻击,以及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目前网络管理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安全策略的上网用户管理系统,以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根部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筛选,依据形态特征和r DNA ITS序列信息,对比临近根部土壤中的真菌,共分离出5种真菌。结果表明,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拟盾壳霉(Paraconiothyrium hawaiiense)均为与杜鹃花共生的真菌类型。该研究为后续杜鹃花和根际微生物共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水势梯度为-0.2~-1.0 MPa),研究繁花杜鹃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繁花杜鹃种子的发芽时间推迟,萌发周期延长,萌发指数Gi、活力指数Vi随着水势的降低而递减,幼苗生物量降低,胚根增长,胚芽变短,根芽比(R/P)增大;繁花杜鹃种子在萌发期对水分的依赖性较强,以出苗阶段对干旱敏感性最大,对水分要求最高,即水势不能低于-0.6 MPa。本研究为杜鹃花的繁育、种子萌发调控机制的阐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