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工快渗工艺是一种低能高效、环境友好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工程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A/O+高密池沉淀池+人工快渗+消毒”的处理工艺作为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与改造前的污水厂处理工艺相比,增加了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根据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比,能够同时去除CODCr、NH3-N、TP等污染物的工艺有人工快渗、深床反硝化滤池及人工湿地。对比分析了抗冲击负荷、对环境的影响、占地面积、建设周期、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人工快渗工艺作为污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人工快渗工艺不仅提高了污水厂出水水质,还给当地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湘乡市某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镉平衡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土壤Cd的输入输出特征与变化规律,以湖南省湘乡市某地区稻田为目标,探讨了3种输入途径(肥料、灌溉水和大气沉降)和2种输出途径(地表径流和稻草离田)与土壤Cd含量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间Cd的净通量分别为3.226,-1.246 g/(hm^2·a),总变化量为+1.980g/(hm^2·a)。其中大气沉降是最主要的输入方式,2年间Cd输入通量分别为8.68,5.75g/(hm^2·a),平均贡献率高于94%;稻草离田是最主要的输出方式,2年间Cd输出通量分别为5.73,7.32g/(hm^2·a),平均贡献率高于97%。通过输入输出平衡分析,2年内土壤Cd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因此,有必要采取如稻草离田等农业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的安全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土壤Cd污染源阻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南方典型母质发育耕作土紫泥田和麻砂泥,通过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Cd(0,0.5,2.0,10.0,20.0mg/kg)进行盆栽试验,并结合傅里叶红外与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象草在土壤Cd胁迫下的耐受能力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紫泥田与麻砂泥中象草对Cd的耐性指数为0.65~0.79,均表现出较好的耐性;外源Cd浓度为0,0.5,2.0mg/kg时象草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较好的Cd富集性;象草转运系数为0.60~0.84,属于非Cd超富集植物,但因地上部分生物量巨大,象草在无外源Cd添加时对土壤Cd的修复效率依然可观,且在麻砂泥中最为显著,为2.48%。另外,土壤理化性质如pH、CEC、有机官能团等不同也可导致象草对Cd的富集呈现差异。综合分析,象草更适宜于中轻度Cd污染土壤的修复,且对麻砂泥的修复效率优于紫泥田。 相似文献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