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1.5代杉木种子园开花规律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象州县茶花山1.5代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规律及生长性状进行了3年的定点观察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随其产生地纬度的影响,雌雄花期相应推迟,来源于桂北的无性系,其平均用粉盛期比桂南无性系迟7~9d可授期晚6~8d,球花在嫁接母树树冠上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成层性,约90%的雄球花集中的树冠的中下层,80%以上的雌花则着生于中上层,桂南产区的无性系进入开花结实盛期较桂北的早,无性系间球花产量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对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全面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林木遗传资源研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的基因追踪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除速效钾外)和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根际土壤pH值则呈下降趋势,但非根际土壤pH值的规律性不明显;不同年龄阶段根际土壤全氮、水解氮、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有机质、富里酸、胡敏酸、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有相似的规律;不同年龄阶段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大叶栎培育壮苗的最佳方案,指导育苗生产实践。[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和萘乙酸对大叶栎幼苗进行处理,并且对苗高、地径、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种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苗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以喷施ABT 50 mg/L的处理表现最佳,其苗高、地径、根系总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53%、61.54%、70.91%、64.23%、21.43%。[结论]该研究为2种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生根粉)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铝与铬天青S的最佳显色反应条件。当pH为6.5,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乙醇的存在下,铝与铬天青S形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35u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L/mol·cm,铝含量在0~0.24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本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植物和土壤水中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广西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西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从电子资源的建设、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三个方面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种源的23份任豆种子进行净度、发芽率、千粒重及含水量指标的测定,利用正态分布曲线分级方法对任豆种子进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结果表明,任豆种子质量等级可划分为3个等级,正态分布曲线法方法严谨,并能方便人为地控制种子的质量,是作为制定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一种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广西杉木栽培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高广西杉木人工林经营效益提供参考.[方法]对34个杉木无性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形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无性系重复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法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并估算遗传增益.[结果]杉木的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材积、胸径和树高,其变异系数分别为41.06%、16.44%和12.41%.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管胞长宽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性系重复力除管胞长宽比外均在0.5以上.木材密度与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在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上呈负相关.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其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83%、7.58%、24.60%、-3.92%、4.65%、2.12%和1.26%.[结论]杉木无性系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采用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可以选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兼优的杉木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形态标记作为一种易于识别的多态性形式,在遗传多样性分析、植物亲缘关系鉴定与良种选育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亦可作为其他标记方式的重要参考.随着植物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方法的逐渐成熟,对部分植物性状的描述趋于完善.但植物具有种类繁多、性状复杂等特点,大多数植物尚未出台成熟的表型性状描述规范及标准,且植物形态的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