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香蕉束顶病毒(BBTV)侵染对寄主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用ELISA方法测定了香蕉感染束顶病毒(BBTV)后植株体内的3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类(iPAs)和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株的GA3水平在侵染过程中虽有微弱增加,但含量和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株对照;iPAs在接种BBTV第14天后明显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ABA在BBTV侵染后被大量诱导增加并不断积累,在接种后第35天测定含量最高,为对照的3.34倍。试验还同时检测了BBTV在侵染过程中的运转。用间接ELISA测定的接种叶和顶叶的BBTV含量显示:接种21天后BBTV在接种叶和顶叶中还大量增殖,呈系统性分布。但寄主的症状在接种35天后才逐渐在顶叶表现。以上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的症状表现似乎主要与病株中的内源激素的失调有关,而与BBTV在体内的运转并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春蚕豆上发生的菜豆黄花叶病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香蕉束顶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香蕉束顶病毒(BBTV)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检测香蕉束顶病的间接ELISA方法,其检测香蕉病组织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1280,健康香蕉组织汁液无非特异性反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采自广东、广西9个市(县)的香蕉产区的80个大田香蕉束顶病样本和25个荫棚香蕉试管苗样本,其中大田样本BBTV的带毒率为76.5%,试管苗样本的带毒率为8.0%。香蕉束顶病株不同部位BBTV含量检测表  相似文献   
5.
香蕉试管苗未经无束顶病毒(BBTV)的严格检验,病情日趋严重,几乎所有植蕉区或生产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直接威协着香蕉产业的大力发展(9)。本来生物工程技术在种苗工厂化生产,商品化推广中,深受欢迎,取得显著成效(6),而因为BBTV的流行以及其它因素,如气候等,导致农户种蕉积极性大大下降,试管苗的销售一落千丈。在产量上更是损失巨大,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香蕉束顶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一个老病害,是香蕉毁灭性最大的病害(44),特别是东半球(Stover,1972),在亚洲尤为突出)10),包括亚太平洋地区和非洲也…  相似文献   
6.
香蕉(Musaacuplate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香蕉试管苗的普及推广,种植面积和产值都迅速增长[1],我国香蕉产区束顶病毒(BBTV)对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3]。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生产和栽培无毒试管苗,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用血清学琼脂双扩散法结合生物学测定,后来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技术[2]。酶联兔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5·8]、张海保等(1994)成功用于检验香蕉花叶病[6]。最近,BBTV的单克隆抗体(MCA)在生产上应…  相似文献   
7.
香蕉花叶病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分离自香蕉病株的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毒株(CMV-B)和烟草花叶病毒香蕉毒株(TMV-B)制备抗血清,其效价As-CMV-B为1:5000,As-TMV-B为1:8000。用这两种抗血清检测香蕉花叶病,间接ELISA和PAS-ELISA法可检测香蕉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均为1:1280,健叶汁液无非特异性反应,Dot-ELISA可检测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640,健叶汁液在稀释度为1:20时有轻度非特异性反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田间香蕉病株和香蕉试管苗标样共158份,其中CMV的带毒率为58%,TMV的带毒率为19%,二者复合感染率为8.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