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每生产100kg皮棉,需要从土壤中吸取纯氮12~15kg、五氧化二磷5~6 kg、氧化钾12~15 kg。而湖口县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产量目标是生产皮棉2 400 kg/hm2,则需从土壤中吸取纯氮285~360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285~360kg/hm2,因此,氮、磷、钾肥合理施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两年在江西省北部的瑞昌市武蛟乡、湖口县武山镇和九江县永安乡试验基地开展棉花与早熟西瓜套作高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丘陵旱地栽2行棉花1行西瓜,棉花的株距45cm,双行间距60cm,密度12345株/hm2,西瓜的株距46cm,密度6000株/hm2,其配置模式效益最佳。其籽棉产量4147.9kg/hm2,西瓜产量为26250kg/hm2,两者产值达113592.5元,h0。  相似文献   
3.
基于18S r DNA序列分析和Gen Bank同源性比较,研究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红树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果实中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共18个属。分别对20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其中BGMRC1036T的代谢产物对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BGMRC1123T的代谢产物和BGMRC11095T的代谢产物对番木瓜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BGMRC1008T的代谢产物对香蕉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表现出较好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技术实施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县武山镇五里村展示区经过一年的科学有效实施。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区通过应用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早播促早发、合理密植促平衡、紧抓管理防早衰、科学防治控病虫等技术措施,达到“百亩”连片棉田子棉平均单产“507.06公斤/亩”的好成绩,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子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综合开发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口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已为湖口农业综合开发的宏图勾勒出了令人振奋的雏形。0引言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村和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目的是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强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它以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治理、水利建设配套、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内容,达到"田成方、树成网、  相似文献   
6.
亚华棉10号(审定编号:赣审棉2009002)2009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江西省的主推棉花品种。为验证该品种在赣北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根据上级农业部门的安排,2012年在湖口县武山镇刘珏坂5.2hm2和流芳乡龚家坂10hm2进行水改旱棉田连片示范种植.以鄂杂棉10号作对照。现将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江西湖口进行丘陵棉地茅草(秸秆)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蕾期用茅草(秸秆)覆盖栽培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花铃期表层土土壤含水量提高1.15个百分点;皮棉产量较不覆盖处理增产17.3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赣棉13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2年湖口县武山镇引进该品种原种28公斤,在西桥一组示范试种了4.2公顷。现将该品种在赣北丘陵棉区试种的表现、结果及应采取的栽培措施总结出来,供棉花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西北部湾涠洲岛海域3种江蓠可培养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为该海域海藻共附生细菌的开发利用及新型生物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经稀释涂布法后观察分析3种江蓠共附生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其分布,基于16S rRNA序列对江蓠共附生细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利用纸片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结果】从广西北部湾涠洲岛海域的江蓠、扁江蓠和集团江蓠中共分离获得28株可培养的共附生菌株,隶属于4门13科15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弧菌属、冷杆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赤杆菌属、副球菌属、考克氏菌属、微球菌属、红小梨形菌属、Kytococcus sp.、Dermacoccus sp.、Maribacter sp.和Cobetia sp.)。有5株共附生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番木瓜炭疽病原菌或荔枝炭疽病原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GXS0044、GXS0017和GXS0035的代谢产物对荔枝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0、14.5和15.5 mm),菌株GXS0023和GXS0031的代谢产物则对番木瓜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0和17.0 mm)。【结论】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江蓠共附生细菌较丰富,其代谢产物活性各不相同,因此从海藻中寻找具有抗农业病原菌的微生物将成为研究抗农业病原菌杀菌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体调控对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合成抑制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物质24元大环内酯产量的影响,为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工艺规模化放大及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利用单因素优化方法,考察乙酸钠、丙酸钠、正丙醇、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合成24元大环内酯的作用,确定有效前体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产物24元大环内酯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钠是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合成24元大环内酯的最佳前体,在发酵第96 h时添加1.0%乙酸钠,24元大环内酯的产量达104.45μg/mL,比未添加前体发酵的对照组提高58.74%.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粗提物对甘蔗鞭黑粉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0为157.94μg/mL.[结论]乙酸钠是Bacillus sp.108菌株发酵合成24元大环内酯较适宜的前体物质,24元大环内酯对甘蔗鞭黑粉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