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中部地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引进国外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和阿尔冈金苜蓿的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引进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各个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PHABULOUS、GRANDEUR、WL323等3个苜蓿品种长势和再生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合山西省中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引进的苜蓿品种与本地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榆阳区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种植的苜蓿新品种,筛选出的苜蓿品种叶片大,生长快,产草量高,可以逐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利用Li-6400XT光合仪,以地方品种敖汉苜蓿为对照,对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引种的11个国外苜蓿品种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进行测定,比较研究各品种间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苜蓿各品种间光合性能有很大差异,引进品种WL323、金皇后、阿尔冈金和农宝的光合性能都优于敖汉苜蓿;初花期苜蓿单叶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对群体产草量的影响大于净光合速率。结合产草量进行分析,认为WL323、金皇后和阿尔冈金等适宜引进,以WL323最佳;在个别干旱较严重地区,也可选用农宝。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牧草品种、栽培措施以及水地种植饲用作物的产草量与经济效益进行的3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的美国苜蓿王比本地苜蓿产草量可提高30%以上;将农业上的地膜种植技术引入山地种草,可使出苗率和保苗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当年产草量提高30.7%;水地种植饲用玉米与传统粮作玉米相比,每公顷年产值可提高4092元和(29.3%)。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出适宜宁南山区现代草业发展的旱作苜蓿品种,笔者于2012年-2016年对引进的5个美国旱作苜蓿品种在产草量等方面生产情况进行观测。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参试的5个品种抗旱性能较差,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不适合旱地种植。品种403T,6033,8201均具有长势好、产量高、叶量大、分枝多的特点,适合水浇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休眠类型与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5,10,15,20℃)研究比较了6个不同休眠级的苜蓿的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苜蓿的休眠性与生育期(出苗、返青、开花)、生长速度、再生性、越冬率、产草量关系比较密切。半休眠品种出苗早、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产草量高,但返青迟,越冬率较低。休眠级为4和5的品种适宜在太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苜蓿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引自不同来源的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筛选试验,通过对越冬率、分枝数、茎叶比、抗逆性、产草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龙牧801、龙牧803、公农1号、草原2号、龙牧806、肇东苜蓿优于其他品种,这6个品种可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省对不同来源的20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3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保丰苜蓿、中苜一号、苜蓿王、友谊苜蓿、阿尔冈金、创新苜蓿和费纳尔苜蓿的越冬率、产草量、营养品质生产能力都优于其他13个品种,较适宜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温室大棚条件下对不同苜蓿(Medicago L.)品种的再生速度、产草量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苜蓿再生速度和产草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室温与所有苜蓿品种产草量的关联度都是第1位的。刈割留茬高度为5cm时苜蓿品种的再生速度与室温的关联度较高;留茬8cm和10cm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新疆是我国畜牧业住区之一,也是种植苜蓿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区、具有优良的品种种质资源。近年来,随之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养牛业振兴,全区苜蓿种植面积迅速广大,苜蓿品种也由单一性向多类型发展,特别是南北疆各地区种植品种已由原来的当地品种增加到现在的不同优质品种及从国内外引进的好多种品种。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产草量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不仅可作食用,同时也是良好的牧草来源,  相似文献   

11.
苜蓿根系生长性状及其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3个秋播苜蓿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产草量分析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根系生长参数差异显著(P〈O.05),其中Prime和WL323的根系植物量最高,大于32g,WL323的侧根数最多,为17.8枝,综合评价以Prime、WL323、Super7和L90品种的根系生长性状最佳。在一年进行的3次刈割中,苜蓿自身根系的生长发育与第1次扣第2次地上生长形成相互促进关系,而与第3次生长形成竞争关系,进入越冬时苜蓿根系的好坏制约着次年的产草量,特别是次年第3次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12.
苜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品种繁多,并享有“牧草之王”之美称,是各种家畜家禽的优质蛋白饲料,也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当家草种。朝阳市从1989年开始进行苜蓿引种试验,共引进国内外苜蓿品种60多个,经多年的小区观察、品种比较、区域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猎人河苜蓿具有最优良的经济性状,可称是“牧草之王”中的一颗新星,经有关专家认定,猎人河苜蓿是苜蓿当家草种中的最佳品种,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猎人河苜蓿的突出优点是再生快、叶量大、产草量高,从播种的第2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次,再生草平均日增长高度2.5~2.8厘米,是25个参试品种中再生速度最快的一个。年均亩产鲜草2600~4000公斤,灌水情况下最高鲜草产量可达6452公斤,在25个品种中居第1位;1983~1985年,年均亩产干草539.5公斤,在41个品种中居第2位。猎人河苜蓿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杂花苜蓿是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品种,该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上世纪70年代进行小面积推广种植,80年代进行繁育研究。2004年以后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选育成为呼伦贝尔市的地方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具有抗寒、耐旱、抗病虫害、抗风沙、耐瘠薄,产草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寒冷地区建立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4.
2012~2015年,在海河平原区以2个苜蓿品种为材料,设置2种刈割制度,每种刈割制度下设置3种刈割次数,从苜蓿各茬次产草量、饲用品质以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研究适宜海河平原区苜蓿生产的合理刈割制度。试验结果显示:末次刈割时间确定情况下年刈割5次时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年刈割5次处理时产草量和年刈割4次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年刈割6次处理,而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年刈割4次和年刈割6次处理。两个品种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RFV值)均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而逐渐升高,饲用品质更优,表现趋势一致。综合考虑苜蓿产草量、粗蛋白产量和饲用品质,海河平原区苜蓿生产以年刈割5次为宜,建议第1茬草刈割在现蕾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第2茬草刈割间隔为30d,而第3茬、第4茬和第5茬草刈割间隔为40d,此种刈割方式为该地区苜蓿优质高产的合理刈割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对引种苜蓿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地条件下,苜蓿品种不同,干草和种子产量及其经济收入也明显不同,多数品种都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杂种1代、Makiwakaba原种、Baralfa、阿尔冈金、牧歌40Hz、金皇后、杂种4代、甘农3号等8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草量和经济效益;Euver99、Makiwakaba98、Makiwakaba原种、Vertus原种、Euver98、爱菲尼特、甘农3号等7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国外的苜蓿品种产草量较国内的品种高18%~27%。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产草量、越冬率、物候期等方面的种植试验,初步筛选了5个适宜民勤沙漠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宁南山区苜蓿生产现状与产草量提高途径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成红  杜峰  赵克学  穆兴民 《草地学报》2002,10(3):231-236
1996-2000年5a在8个试区的测试结果表明,宁南山区苜蓿鲜、干草产量分别为21740和6905kg/hm2,属低产区。灌水能提高苜蓿产草量,并减缓衰退过程。施肥能显著提高苜蓿产草量,纯N施肥量应在300kg/hm2。适宜播种量为7.5~15kg/hm2,田间密度宜在20~40株/m2。为提高越冬率,苜蓿播种期不能早于4月下旬,也不能晚于8月中旬。选用DEI、美国杂交和SD等高产优良苜蓿品种是提高宁南山区苜蓿产草量的重要技措。  相似文献   

18.
根蘖型苜蓿能在水平根上形成根蘖,进而形成枝条的苜蓿。对国内育成的公农3号、图牧3号、图牧4号等苜蓿品种,进行根蘖性状及持久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根蘖苗在距主根40~80cm处匍匐根分生组织最活跃,单株根蘖苗数达144.2~185.8个,比加拿大Heinrichs、Spreador根蘖型品种(对照)增加19.57%~91.74%,以逐年产草量来衡量,国内育成品种产草量比对照增产16.02%~29.41%,持久性能亦较好。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是我国以草养畜业主要栽培的牧草品种,因其营养高、适口性好,而被称为牧草之王。但紫花苜蓿产量一直偏低是其缺点,加之国内苜蓿品种混杂繁多,退化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种植效益及种植热情。凯伦大叶苜蓿是河南省民权县特种动植物研究所最近从美国引进的苜蓿新品种,此品种不但营养丰富,鲜草产量也大幅度提高,极具推广价值,现将其主要特点简介如下:1产草量高凯伦苜蓿株高1.2m左右,叶片宽大而多密,全株叶片占鲜草重的60%以上,花多为紫色,民权县特种动物良种试验场经对比试验,凯伦苜蓿每年可刈割4~6次,亩产鲜草可达7.5~17.5t左右。比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从1983—1985年在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进行。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区。供试品种有:和田苜蓿、杂种二号苜蓿、润布勒苜蓿和布尔津苜蓿。小区面积15平方米,重复四次。生长期灌水3—6次。四种紫苜蓿的产草量、鲜干比及茎叶比见表1和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