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苜宿是野苜蓿(M.falcata)和紫苜宿(M.sativaL.)的杂交后代,兼具亲本的许多优良性状,适于广泛栽培,对其在根系特性上所表现出的优势进行研究发现,根颈处的劈裂将植株分为母株与子株,实现营养繁殖,位于茎基部的当年芽数量明显大于亲本,是地上生物量增长的基础;明显的缩根现象有利于茎基部和根颈顶部芽的产生和越冬,明显优于亲本的侧根与不定根,为根劈裂分株繁殖的植株提高地上生物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内生真菌对布顿大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南志标 《草业科学》1996,13(1):16-18
植物生长室条件下,通过比较含(E+)与不含(E-)内生真菌的布顿大麦草的生物量,分蘖数等指标,研究确定了内生真菌对寄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E-植株相比,E+植株的总生物量增加36.4%,地上部分牧草干物质产量增加33.3%,根干重增加30%,每株植株的分蘖数增加136.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兰州大学运动场草坪和绿地草坪病虫害调查,共发现由12种病原真菌引起的23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于5属6种坪用和绿地植物。危害兰州大学草坪草早熟禾Poa pratensis病害3种、黑麦草Lolium perenne病害5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病害2种、紫羊茅F.Rubra病害2种、苜蓿Medicago sativa病害6种及白三叶rifolium repens病害5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禾草交链孢叶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禾草根腐离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草新月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禾草褐斑病Rhizoctonia solani,早熟禾德氏霉叶斑病Drechslera poae,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edicaginis,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三叶草锈病U.trifolii及三叶草白粉病Erysiphe pisi和苜蓿白粉病E.Pisi。危害兰州大学草地的主要有害生物有2类:蛴螬类和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新品系中苜二号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苜二号是经过根选培育而成,30.7%~50.0%的植株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分枝根或侧根。1999~200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试验地,将国内外8个高产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秘鲁、保定、WL323、WL320、中苜二号、Queen、德国(国外品种)苜蓿,进行了品比试验,对其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苜二号分别比中苜1号、秘鲁、保定、WL323、WL320、Queen、德国(国外品种)产量提高0.97%~52.5%、5.9%~56%、14.3%~42.6%、2.6%~46.2%、0.97%~43.6%、0.77%~42.6%、7.0%~37.3%。在北京地区表现了较高的产草性能和适应性。表明选育效果良好,育成根系发达的丰产苜蓿新品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十子等3处阔叶林样地及附近发现野生当归居群,均属于马烨、马沿林牧区,分布面积约为17.9km,药材储量约为1094.9kg。野生当归除株高、根色和大小以及茎色等与栽培当归有一定的差异外,其他植物学特征与栽培当归基本一致。与栽培当归相比,野生当归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栽培当归,分别为栽培当归的64.7%,64.5%,47.6%,28.6%,26.2% 和38.1%。栽培当归中,麻口病的发病率为17.5%,其他病害发病率为5.0%,而野生当归中,未发现麻口病和其他病害。以上结果说明,尽管野生当归生产性能低于栽培当归,但野生当归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是当归抗病新品种选育的宝贵基础材料,保护和发掘利用野生当归种质资源(尤其是道地产区的野生资源)显得至关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将岷县野生当归分布区域尽快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条件对苜缩叶蛋白凝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加热时间和溶液酸度提取苜缩叶蛋白,对苜蓿叶蛋白凝集量和苜蓿叶蛋白中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苜蓿叶蛋白的加热时间在7-9min较为适宜,提取时溶液pH值应当控制为3.5。苜缩叶蛋白中粗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大,在54%-65%之间。  相似文献   

7.
刘金平  段婧 《草业学报》2013,22(2):243-249
 通过设置4个水分梯度,对营养生长期的葎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性别可识别时,测定雌雄单株的根、茎、叶等构件数量性状、鲜重干重及占生物量比例等指标。结果表明,葎草通过显著缩短营养生长持续期应对水分胁迫,雄株比雌株对水分缺乏更加敏感;根首先,叶次之,茎第三对胁迫做出响应;根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满足茎、叶对水分的需要,同时茎叶通过减少叶片数与茎分枝数,缩小单叶面积与茎长度,降低单株对水分的消耗;雄株的叶总面积,茎分枝、长度与体积,根长与体积显著低于雌株;水分对各构件鲜重、干重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但性别间仅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雄株的总生物量显著低于雌株,但性别对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通过减少营养生长投入,快速转入生殖生长应对水分胁迫,为草种群繁衍与扩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苜蓿群体密度降低时,每株的茎数会增加,这可补偿因密度下降至引起的产量下降。当密度降致临界以下时,这种补偿就不足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其植物茎的生长,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质量的影响。使用2种细胞分裂素:激动素和6-苄基腺嘌呤(BAP),以不同浓度叶面喷施不同密度的苜蓿。试验表明,使用细胞分裂素后增加了单株茎数、茎长、单株叶面积。这与产量的增加呈正相关(r>0.74)。使用细胞分裂素后,单株干重(DM),在温室试验中增加35%,在大田增加79%。这种促进作用在高密度和低密度群体中效果相似。在温室试验中,刈割后3d和7d利用的产量分别比刈割后立即利用减产9%和15%。在大田中施用细胞分裂素品质未受影响,但在温室的试验中品质下降(粗蛋白平均减少13g/kg,酸性纤维增加29g/kg)。使用细胞分裂素于苜蓿残茬上能增加每株茎数和干物质,这可能是大田生产上增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秋眠苜宿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种非秋眠苜宿在土壤含盐量02%~08%范围内的出苗与成活率、相对株高、相对鲜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盐含量为02%~05%时可基本保证苜宿的正常出苗与生长,部分苜宿品种对06%的盐浓度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用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4种紫花苜蓿(Mecicago sativa)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8%-997.0%,37.3%-1410.0%和92.6%-1610.2%,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或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菌,分别是中苜1号:30085,45236:RS:30015,NM006,25132;Vector:30015,45236,25132;WL323:30096,45236,25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