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能力 ,测定了虫体内抗寒物质的组成成分 ,并对其耐寒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越冬幼虫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滞育期 ,4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初期的-1 7 2℃下降至滞育期的 -2 4 4℃ ;5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 -1 3 4℃下降至 -2 4 8℃。越冬幼虫体内水分、糖元、脂肪含量下降 ,其中以糖元含量下降明显 ;越冬幼虫以“小分子糖—氨基酸—糖蛋白”物质系统形成抗寒基质 ,增强耐寒性。  相似文献   

2.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的寄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是一个新种 ,对桑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观察发现该寄生蜂 1年 2~ 3代 ,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 6月下旬越冬代的成虫开始羽化 ;第 1代成虫 7月下旬开始羽化 ,8月上中旬为盛期 ;第 2代幼虫一部分以老熟幼虫直接越冬 ;第 2代成虫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羽化 ,8月底与 9月初为盛期 ,所产小蜂幼虫从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探明了该寄生蜂的羽化时间、交配、产卵、寄生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3.
赵立平 《中国蜂业》2002,53(5):13-13
一年一度的越冬蜂繁殖期间 ,大家都注重怎样让蜂王多产卵 ,多培育越冬蜂 ,以使来年蜂群强壮。但我们往往重视培育越冬蜂 ,却忽视了喂越冬饲料的时间问题 ,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越冬蜂繁殖的效果。适龄越冬蜂应该是指那些没饲喂过幼虫、没有参加采集的蜜蜂。前几年 ,我 1 0月份才开始喂越冬饲料 ,而我地区 8月 2 0日至 9月 1 5日前后是繁殖越冬蜂的最佳时期 ,因此有部分越冬蜂参加过饲喂幼虫 ,致使越冬蜂因饲喂幼虫和搬运饲料提前衰老死亡 ,造成群势弱 ,直到来年刺槐流蜜期也难复壮 ,严重影响槐花蜜的产量。近几年 ,我一改过去的做法 ,采取在…  相似文献   

4.
龟背天牛 1~ 2年发生一代 ,幼虫和蛹在枝干内越冬。各虫态发育参差不齐 ,从 6月上旬至 9月中下旬 ,均可见到成虫。成虫白天活动 ,咬食荔枝嫩枝、皮层和嫩叶 ,雌成虫多在枝干上产卵 ,卵粒产在皮层下 ,产卵后留有半圆形的伤痕 ,容易识别。初孵化的幼虫在树皮下蛀食 ,逐步蛀入枝干深处 ,形成扁圆筒形的纵向坑道 ,严重时枝干被蛀空 ,使果树长势衰退或枯死。防治方法 :(1)加强荔枝园护理 ,冬、春、夏季剪除虫枝并集中烧毁。(2 )捕杀、药杀成虫 :4~ 5月成虫活动时 ,采用人工捕杀 ;或结合防治其他害虫 ,用 80 %敌敌畏乳油 10 0 0倍液喷杀。(3)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报道了危害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主要害虫种类及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蓼龟象甲1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在寄主根部附近土层中越冬,亦有少数蛹及老熟幼虫在寄主根内越冬,成虫咬食叶片,幼虫钻蛀于根部危害;黎叶蜂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作茧越冬;甘蓝夜蛾1年发生2代,以蛹在田埂和根部附近土下5-10cm深度越冬。可采取轮作、诱杀、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桃小食心虫是湖北资丘木瓜的主要食心虫。它在湖北资丘木瓜上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作冬茧在树盘周围土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虫破冬茧出土化夏茧羽化,五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五月中旬初孵幼虫开始入果,6月中旬,老熟幼虫从果实中脱果,大部分作冬茧越冬,少部分作夏茧羽化,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份木瓜采收,木瓜上不发生第二代。防治上抓住老熟幼虫出土期羽化期和初孵幼虫入果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桑螟越冬老熟幼虫控温试验和第6代桑螟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状况的观察得知:桑螟越冬是休眼性越冬,在20℃、25℃和30℃下,越冬老熟幼虫可迅速恢复正常发育,化蛹和羽化,而且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在条件适宜时第6代桑螟老熟幼虫可不越冬,继续发育,完成世代;在自然条件下,当气温下降至16℃以下,未越冬的幼虫均停止生长发育而逐渐死亡,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6℃以上,越冬老熟幼虫结束休眠而化蛹。  相似文献   

8.
1地老虎1.1生活习性1年发生2代,一般以4~6龄幼虫在2~15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以7~10厘米最多,主要集中在田埂和沟渠堤坡的向阳面5~8厘米土中越冬,翌春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30天。5~6月份危害最重。成虫昼伏夜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发生在云南保山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植株上的桔斑簇天牛Aristobia approximator(Thomson)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桔斑簇天牛1年发生1代,以卵和1~3龄幼虫在产卵槽底部和蛀食坑道内越冬。越冬期大龄幼虫于翌年3月下旬化蛹,低龄幼虫于5月下旬化蛹,蛹平均历期65~78d。6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平均寿命为38~47d。7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期,树皮厚度为3~5mm之间的产卵量最多,产卵率为96.03%。7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卵孵化期,卵孵化率为91.80%,卵的平均历期18~25d。10月中旬卵和幼虫进入越冬,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0~15℃时越冬卵孵化率下降为57.30%。越冬期幼虫处于持续蛀食发育状态,幼虫平均历期为225~240d,幼虫大致分为6龄,4~5龄幼虫取食量最大,平均单日蛀道容积为28.26cm3。  相似文献   

10.
1越各场所在枝稍顶芽及其附近越冬的害虫。以卵粒越冬的有疣蚜;以幼虫越冬的有顶梢卷叶蛾、白卷叶蛾。 在1~2年生小枝上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苹果红蜘蛛、黄蚜、蚱蝉和天幕毛虫;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枯叶蛾、梨圆蚧、球坚蚧、黑星蚧、梨潜皮蛾、茶翅蝽、苹枝天牛、黄刺蛾、大蓑蛾;以蛹越冬的有苹果剑纹蛾;以成虫越冬的有桃介壳虫。 在枝干及老翘皮隙内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苜蓿红蜘蛛、大青叶蝉、黄斑叶蝉、苹果根绵蚜、康氏粉蚧、柿毛虫、褐纹毒蛾;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桃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地区北国边疆,属于高寒地区。该地区养蜂越冬期长而且严寒,越冬蜂群需强壮适龄。所谓适龄就是未饲喂幼虫不参加采集的这批工蜂。如何使越冬蜂健康长寿不仅关系到蜂群越冬效果,同时对来年春繁成败至关重要。一、培育健壮的越冬蜂要想越冬蜂体质健康,必须从越冬蜂培育着手。黑龙江地区培育越冬蜂时逢秋蜜阶段,为确保幼虫营养丰富,延长越冬蜂培育期应像春繁那样群壮、饲料充足,当巢内出现越冬蜂幼虫时停  相似文献   

12.
山东菏泽地区近几年柿举肢蛾为害日趋严重 ,以幼虫钻食柿果 ,致使幼果干枯 ,大果早熟变红、变软 ,造成大量落果 ,无法食用。一般年份虫果率即达4 5 %~ 6 5 % ,严重影响柿果产量和品质。柿举肢蛾在菏泽地区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皮缝隙和根附近 5~ 10cm深的土中越冬 ,少数在树上干果或柿蒂上越冬。越冬代幼虫翌年 4月下旬化蛹 ,蛹期 19天左右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 5月下旬第 1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幼果 ,6月为为害盛期 ,7月上旬出现第 1代成虫 ,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 2代幼虫 8月初开始为害柿果 ,直至…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桑螟的虫口密度及种群变化,研究了桑螟越冬幼虫体内水分、脂肪、甘油与抗寒性的关系。越冬幼虫体内含水量随气温下降逐渐减少,过冷却能力随体内水分的减少而增强,越冬后期随水分的增加而降低;越冬幼虫过冷却点的变化与体内结合脂肪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即过冷却能力随结合脂肪含量的升高而增强,降低而减弱;从越冬初期进入越冬期后,幼虫体内甘油含量逐渐增加,1月份增加幅度最大为1810%,越冬后期随温度升高,体内甘油含量下降。过冷却点的变化随甘油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12月和翌年1、2月,甘油含量最高,分别为972、1082、887mg/mL,其过冷却点也降至最低,分别为-1838、-1888和-1969℃;3、4月甘油含量逐渐减少,过冷却点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影响变温动物种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在湿度大致恒定、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判定变温动物越冬机理是休眠还是滞育的手段,主要是进行温度处理。本试验即是通过温度对越冬桑螟幼虫的处理,经过试验观察与分析,初步得知:桑螟未代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在20~30℃的温区范围内,桑螟越冬幼虫均能解除休眠,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  相似文献   

15.
蔗扁蛾是近年来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浙江西南山区的景宁县在2004年疫情普查时发现了该有害生物.主要寄主是巴西木、发财树以及甘蔗、玉米、马铃薯、香蕉等,人为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小气候适宜,食料丰富,繁殖力强,防治不力是蔗扁蛾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该有害生物属完全变态害虫,以幼虫在巴西木、发财树的肉质皮层上下蛀食,在浙江省景宁县1年发生3代,能在室内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13月份 大袋蛾,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主要在香樟、樱花、柏类、桂花等树木上较多,3月份越冬结束,将开始危害树木叶片,3月底化蛹。  相似文献   

17.
刘长月  赵莉  倪亦非 《草业科学》2013,30(2):281-286
本研究将当年收获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储存于4个温度条件下,采用定期剖种的方法,调查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roddi)的越冬虫态及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苜蓿籽蜂主要以3龄幼虫在苜蓿种子内滞育越冬。10月从田间将苜蓿种子收回,储存温度在18.0 ℃、平均湿度为27.2%(10―12月)时,越冬幼虫于当年12月下旬开始化蛹;储存温度在9.9 ℃,平均湿度为40.1%(10月―次年2月)时,越冬幼虫于次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梯度处理苜蓿种子结果表明,在50 ℃、-30 ℃条件下处理1 d,籽蜂幼虫的死亡率均达100%,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93.33%和88.33%。  相似文献   

18.
粤北桑芽瘿蚊的世代及生活史和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 :粤北桑芽瘿蚊 1年发生 10代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从 5月初一直为害至 11月 ,11月底以结成囊包休眠体的老熟幼虫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冬 ,但从 6月下旬开始各代均有部分老熟幼虫结成囊包休眠体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夏、越冬 ;全年以第 1~ 3代发生量最大。各虫态历期 :卵 1~ 2d ,幼虫 5~ 12d ,蛹 5~ 12d ,成虫 1~3d ,完成 1个世代需 15~ 2 6d ,大多要 2 0d左右。雌雄成虫比例 (性比 )约为 2 5 1∶1。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省义乌市,1988年首次发现梨花蕾蛆(梨花瘿蚊)为害,目前已蔓延全市梨园。受害花蕾似灯笼状逐渐干枯变黑,梨花蕾蛆在义乌1年发生1代,以蛹在0~2.0cm探的土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越冬蛹羽化成虫出土(气温高时羽化早,气温低时羽化迟),成虫出土后很快交尾产卵,3月中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为害花蕾。老熟幼虫从变黑的花蕾中爬出,沿枝干爬下或掉入地面,半小时左右即入土,至6~7月便在土中化蛹越夏越冬。梨花蕾蛆在阴湿低洼坡脚及溪边地为害较地势高燥的山地严重。主要为害砂梨,花期越早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蔗扁蛾是近年来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危险性有害生物.浙江西南山区的景宁县在2004年疫情普查时发现了该有害生物。主要寄主是巴西木、发财树以及甘蔗、玉米、马铃薯、香蕉等.人为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小气候适宜,食料丰富,繁殖力强,防治不力是蔗扁蛾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该有害生物属完全变态害虫.以幼虫在巴西木、发财树的肉质皮层上下蛀食。在浙江省景宁县1年发生3代,能在室内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